9月22日,全球多位医学专家共同编写的中英文学术著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基础与临床》在武汉举行新书发布会。
这部新冠肺炎领域的医学专著,分为中英文两大部分,共余万字,由来自全球的位中国一线专家、援鄂医疗队专家、全球科学家及相关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历时18个月完成出版。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程根宏等。
陈竺院士在序言中写道,“秉承科学的精神,及时、准确、系统地对本次抗疫的医学经验及科学进展进行整理、思考与总结尤为重要,将为人类社会预防及应对未来大流行病的暴发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认为,这部著作的出版,不仅能为全球疫情防控及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亦能为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新型大流行病提供启发和思考。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GaudenGalea博士在视频讲话中表示,“中国在抗击疫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为应对全球疫情做出了贡献。我非常期待这本书的出版,它将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一流行病以及未来的挑战。”
本著作第一主编、医院呼吸与危重症2科主任胡克教授为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之一,自疫情初始到最后一名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患者出院的4个月时间,一直坚守在抗疫临床第一线,积累了丰富的新冠肺炎救治经验。疫情期间,德国卡特捐助了一台三氧设备,胡克主任使用三氧疗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患者,临床效果不错,文献发表在《国际免疫学》杂志。
本书专门有一章介绍了胡克主任使用三氧疗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临床经验。
专著通过分析武汉抗疫期间的典型病例,详细论述了临床处理方法及原则,真实再现患者的临床救治过程,从不同的临床学科角度(如呼吸科、感染科、心内科、妇科、儿科、外科等)对COVID-19相关的基础研究及临床知识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与探讨,涉及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医疗技术等研究领域,大量图片、数据为首次公开发表。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用价值。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