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与眼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为冠状病毒属,为有包膜的RNA病毒,颗粒通常呈球形,具有一定多形性,其与蝙蝠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样冠状病毒(bat-SL-CoVZC45)基因组同源性高达85%以上。

新冠病毒潜伏期为1~14d,人群普遍易感,呼吸道飞沫是主要传播途径,也可能通过接触带有病毒的排泄物(如粪便等)、眼结膜、鼻黏膜以及口部传播。

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感染,包括发热、咳嗽、乏力,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极重症患者迅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以及出凝血功能障碍等。

综上所述,新冠肺炎为潜伏期长、传染性强、危及生命的呼吸系统疾病。

由于在新冠肺炎的前期防治工作中已发现可能通过眼结膜传染的患者,因此眼科做好相关的消毒和防护工作十分必要。

一、眼科检查器械的消毒

新冠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下30min以及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一)接触性检查器械的消毒

眼科检查器械:前房角镜、三面镜、各种眼科激光接触镜、眼部A超探头等,在门诊和病房检查时均直接接触患者的眼表和泪液,为了防止病毒通过上述检查器械引起交叉感染,保障就诊者和眼科医务人员,眼科接触性检查器械均应经过有效消毒,方能再次使用。

1.在使用前应当首先清洗器械,再以75%乙醇或3%过氧化氢棉球仔细擦拭至少3次后方可使用。

2.也可将器械放入10%次氯酸钠(家用漂白粉)、3%过氧化氢或70%异丙基醇中浸泡5min后,用消毒棉球揩干后使用。

3.不论采用何种消毒方法,在使用这些器械前均应使用生理盐水仔细清除消毒剂,以免引起角膜损伤。

(二)非接触性检查器械的消毒

对于非接触性眼压计、检眼镜等眼科非接触性检查器械,也应用75%乙醇或3%过氧化氢棉球仔细擦拭后使用。

二、眼科医务人员的防护

临床观察发现新冠肺炎患者可有结膜炎表现,发生比例不高,病情轻重不一,可为单眼或双眼发病。

早期出现结膜充血,少量水样、稀薄黏液样分泌物,偶见小片状结膜下出血;重症患者可出现严重的结膜充血、水肿。

虽然以结膜炎首诊的新冠肺炎患者极为少见,但是眼科医务人员仍须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1.评估以下因素:

(1)是否合并发热和(或)呼吸及消化系统症状;

(2)最近14d内是否去过疫区;

(3)是否与新冠感染确诊患者或疫区人员有密切接触。

对于符合以上标准的患者,医疗机构应立即上报,以便对患者进行新冠病毒检测。

2.眼科医师对患者进行裂隙灯显微镜和检眼镜检查时,不可避免要与患者近距离接触,因此诊疗期间应格外注重以下防护措施。

(1)诊室保持空气流通,就诊时避免人群聚集,嘱咐患者佩戴口罩;

(2)医务人员需要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手套和护目镜,特殊情况还应穿着防护服;

(3)安装裂隙灯显微镜隔离板(可用CT或X线胶片制作),检查时双方应避免讲话;

(4)有条件的眼科机构可以使用眼科影像学设备,以避免直接接触患者,同时应尽量避免进行眼表接触检查和有创检查;

(5)检查完毕,裂隙灯显微镜的下颌托、板凳等患者接触处,实行"一人一消毒"并洗手。

这些方法可减少病毒在眼科医患之间传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jiong.net/zdxfyzl/909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