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分型治疗
(一)无症状感染和密接隔离人员
治法:调神畅情,益气温阳。
选穴:百会、足三里(双)、气海、中脘。
操作方法:严格消毒后,采用一次性针灸针快速刺入。百会穴(经颅重复针刺法,捻转二至三分钟),足三里穴(捻转补法)。其余腧穴采用平补平泻手法。频次:每日针灸一次,留针30分钟。
(二)轻型
治法:化湿宣肺,理气畅情。
选穴:百会、神庭、足三里(双侧)、曲池(双)、丰隆(双侧)、曲池(双)、中脘、合谷(双)、肺俞(双)。辨证配穴:乏力、怕冷、舌淡者,可加膈俞、肾俞、大肠俞。
操作方法:严格消毒后,采用一次性针灸针快速刺入。肺俞穴(针刺1寸,捻转泻法),百会穴(经颅重复针刺法,捻转二至三分钟),合谷穴(捻转泻法),丰隆(捻转补法),足三里穴(捻转补法)。其余腧穴采用平补平泻手法。
频次:每日针灸一次,留针30分钟。
(三)普通型
治法:健脾益肺,调神畅情。
选穴:百会、神庭、风池(双)、合谷(双)、大椎、肺俞(双)、曲池(双)、膈俞(双)、孔最(双)、丰隆(双)、足三里(双)。
辨证配穴:咳嗽、咳痰者,可加定喘、膏育。如咳甚可少商放血。
操作方法:严格消毒后,采用一次性针灸针快速刺入。大椎穴(针刺1寸,捻转泻法),风池穴(针刺1.5寸,捻转泻法),百会穴(经颅重复针刺法,捻转二至三分钟),合谷穴(捻转泻法),丰隆(捻转补法),足三里穴(捻转补法),肺俞穴(针刺1寸,捻转泻法)。其余腧穴采用平补平泻手法。
频次:每日针灸一次,留针30分钟。
(四)康复期
治法:安神定志,健脾益气。
选穴:百会、神庭、太冲(双)、内关(双)、肺俞(双)、丰隆(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阴陵泉(双)、关元、气海。
辨证配穴:食欲差、大便稀溏者,可加中脘、天枢。
操作方法:严格消毒后,采用一次性针灸针快速刺入。内关穴(针刺1寸,捻转补法),百会穴(经颅重复针刺法捻转,二至三分钟),太冲穴(捻转泻法),三阴交穴(捻转补法),丰隆(捻转补法),足三里穴(捻转补法),肺俞穴(针刺1寸,捻转补法)。其余腧穴采用平补平泻手法。
频次:每日针灸一次,留针30分钟。
二、操作注意事项
(一)膏育、肺俞、膈俞等穴局部肌肉薄,注意规范操作,避免引起气胸。
(二)医院期间,针灸治疗时的穴位选择,由其主管医生,根据病情酌情调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