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透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

超声透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

王艳波,边迅(南京中医大学附属医院)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年12期

目的:观察超声透药配合常规药物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将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儿在给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超声透药治疗,对照组患儿仅给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差异,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患儿的发热、咳嗽、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及胸部X片恢复正常时间均比对照组少,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透药配合大环内酯类常规药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在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减轻肺部体征、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较常规药物治疗优越,疗效显著。

肺俞穴;超声透药;支原体肺炎;中西医结合疗法

支原体肺炎是常见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其病原体是肺炎支原体(MP)[1]。近几年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较小儿童中有增多趋势。本文回顾分析年4月-年3月间本院儿科收治的例患儿,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超声透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年4月-年3月儿科+住院的支原体肺炎患儿共例。男70例,女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9例,男36例,女33例。对照组69例,男34例,女35例。患儿的年龄在3个月~15岁之间。两组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①西医诊断标准:符合胡亚美等编写的《实用儿科学》[2]肺炎临床诊断标准。②中医诊断标准:符合汪受传等编写的《中医儿科学》中医肺炎喘嗽的诊断标准

1.3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先给予红霉素静滴,30mg/(kg.d),连续5~7d,后给予依托红霉素口服,30mg/(kg.d),连用7d抗感染、止咳、化痰及退热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一般治疗基础上,联合超声透药法治疗。超声透药法选择本院儿科经验方,组方为炙麻黄3g,细辛3g,杏仁10g,法半夏6g,茯苓10g,全瓜蒌10g,上述颗粒剂加入少量的生姜汁调和成糊状,涂于耦合贴片,将耦合贴片固定在超声透药治疗仪两个电极板上,分别放置在左右肺俞穴上,治疗参数:时间20min,具体参数依据患者年龄及具体耐受力进行调节,2次/d,治疗结束将药片取下药物,并清洗皮肤,保证皮肤的清洁。连续治疗5~7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效。

1.4疗效标准

治愈:患儿体温恢复正常范围,临床症状及肺部罗音均消失,并且胸部X线检查提示肺部病灶完全吸收。好转:患儿临床症状及肺部罗音均有所减轻,胸部X线检查结果提示肺部病灶没有完全吸收。无效:均没有达到上述标准[4]。

1.5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17.0统计软件。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治疗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两个疗程后,结果表明,治疗组患儿的治愈好转率(97.8%)较对照组(90.5%)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两组患者药物安全性比较

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事件,说明两种疗法安全性皆较高。

3讨论

传统观念认为,MP感染具有一定的自限性,即使不治疗,多数患儿会逐渐缓解。但近年来有关重症、难治性MP肺炎的报道明显增多,甚至有致死性MP肺炎的报道,因而对传统观念提出了严重挑战。目前认为,MP通过顶端P1蛋白与呼吸道上皮细胞黏附并产生毒性代谢产物(CARDS),从而导致纤毛运动停止,痰液的清除机制被破坏;同时MP抗原直接起超抗原作用引起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5];MP与自身某些组织具有交叉抗原,诱发自家免疫反应,可并有肺外症状。故支原体感染肺部炎症吸收慢,病程较长。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传统药物是大环内酯类,这类药物的共同特点是对患儿胃肠道刺激较大,输液量较多及疗程较长。另外,近年来出现耐药菌加剧了治疗的难度。临床上迫切需要找到能够缩短治疗疗程或减少不良反应的药物或治疗方法。支原体肺炎属中医“喘嗽”范畴。中医认为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主要为脉络瘀滞、痰热闭肺,因此,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中,应该以化痰通络及清泻肺热为主[6]。中医学的机体功能是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的作用实现的。肺主皮毛,药物可以通过体表、腠理经过经络达到脏腑。肺腧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为肺脏的背俞穴,是肺脉经气转输之所,在此穴位上治疗肺部疾病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穴位。超声透药治疗被广泛应用于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中[7-8]。是集药疗、电疗及穴位灸疗于一体的一种治疗方法。药物在特殊的穴位上治疗具有起效快、药效强、治疗无痛苦、患儿依从性好等方面的优点,而器械的使用使得药物更容易被吸收。我科超声透药药物经验方是炙麻黄、细辛、法半夏、茯苓、全瓜蒌、杏仁,以温肺化痰、止咳平喘为主。用以在治疗后期的清肺化痰,促进痰液的吸收。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炙麻黄内含有大量的麻黄碱及麻黄挥发油,麻黄碱通过激动支气管平滑肌的a受体,使支气管血管收缩,黏膜肿胀减轻,激动β受体,使支气管的平滑肌松弛,特别是在支气管痉挛时作用更为显著,而发挥抗炎、解痉的作用[9];细辛对组胺和乙酰胆碱引起的支气管炎痉挛有明显对抗作用;茯苓对动物平滑肌直接松弛作用;杏仁中的苦杏仁苷可在体内分解为氢氰酸和苯甲醛,氢氰酸对呼吸中枢可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呼吸运动趋于安静而达到镇咳平喘的作用。纵观整个配方,具有温肺化痰、通络祛痰及止咳平喘的作用。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时间、肺部罗音吸收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本科经验方经超声透药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确切,临床症状、肺部体征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有效降低耐药性。因此,笔者认为,本科经验方作为透药药物,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方面有一定的疗效,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较好的医院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jiong.net/zdxfyzl/2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