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你的作文半岛都市报

半岛记者刘笑笑孙桂东齐娟整理

今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全国人民的生活节奏,面对严峻的疫情,全国各行各业积极抗疫,由于新冠肺炎家庭聚集性病例不断出现,“隔离”这个词,几乎一夜之间成为众人议论的话题。

隔离限制了自由,带来了距离感,无法和之前那样正常娱乐、正常社交和享受生活,但是正所谓“疫情无情人有情”,距离的隔离并没有阻断人们之间的联系,各种线上直播开启,将人和人之间的联系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人们利用网络,学习知识、开展线上工作,互相加油鼓劲,全民积极参与抗疫。

为此,我们寻找了多位在疫情期间奋战在一线的平民英雄,从他们的文字中感受“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

跨越时间距离,定格

7月7日早,新高考的第一天,担心路上堵车的我早早出发,7公里的路途十分顺畅,提前到达集中隔离酒店,熟悉了解各项工作要求。时钟指向8:00起,12小时的服务工作正式进入倒计时。7月,已是青岛最舒适、最美好的初夏,对于这个城市的很多人来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生活也回到正轨,除了每天出门养成了佩戴口罩的习惯,一切仿佛与半年前的生活没什么大不同。

1月26日,这个日子我终生难忘。那天正好是正月初二,我在家刚待了不到50个小时,工作群里收到初三全员返岗的消息,跟父母简单说明情况,立马查询火车票,妈妈一边张罗着给带点什么,一遍念叨着“说了几年了要拍全家福,今年又拍不成了。”

时间紧迫,爸爸当场决定开车送我回青岛。此时,老家的防疫阵势已经拉开,门口的道路已经准备封闭,来不及多收拾,带着妈妈的唠叨和空旷的后备厢以及半只鸡、两棵白菜返回青岛。而那半只鸡和两棵白菜,支撑了我返岗后半个多月的晚餐。

公里的路程,爸爸只用了2个小时,青岛的高速口电子屏幕滚动播放着“请您在高速出口配合检测体温”的标语。抵达青岛后,想让爸爸带些口罩、酒精回家,结果跑了几个药店都售罄。担心返程封路,只能催促着爸爸踏上归程,又怕他开得太快……

2月15日一大早,肆虐的风夹着鹅毛大雪疯狂砸向人间,因为疫情防控而安静的城市更加寂寞,我跟同事值班的地点靠着社区的文化广场,空旷的广场让风卷着雪花,打着旋儿往身上扑。想要进旁边的屋子避风,但是又被墙挡住了观察出入口的视线。为了不错漏进入人员,我们两个人只能在避风的墙边来回走动张望……

“姑娘,你们进去躲躲,里面有没有暖气?”出门买东西的大叔看不下去,关心地询问,脚步自然地停在一米远的安全距离之外,“大叔,不冷不冷,这么大的雪,您快回去吧。”“真不冷啊?要不要给你们拿个小太阳?真不容易。”目送着大叔走后,回想着他说的话,容易吗?好像真的不容易。苦吗?却也没觉得苦。因为我们身边的党员、同事、志愿者,每个人都是这样。

防护服隔开距离隔不开爱

“您好,麻烦出示一下您在机场形成的个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jiong.net/zdxfyzz/1151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