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小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心理
(一)急需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的家人请拨打本校或北师大心理部电话。1.学校心理咨询,服务时间:疫情结束前每天上午:9:00—12:00,下午2:00—5:00。
2.北师大心理部心理支持,开放时间:每天6时至24时。(注:本热线主要针对因新型肺炎而产生比较紧急情况、急需情绪缓解的家人,如您尚不符合这个情况描述,请不要占用有限资源。)(二)有严重心理问题或既往精神病史者请拨打甘肃省精神卫生中心电话。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心理危机诊断与干预咨询热线东方红小学心理关护手册
(一)老师篇
亲爱的老师,你们还好吗?这个春节过得有些特殊。我们正一同经历着新型冠状病毒带来的危机。大家戴上了口罩,减少出门,开学延期,大部分人的春节都宅在家里,居家隔离。随处可见的大口罩,荧幕、新闻上的疫情动态难免让人“心慌慌”,随着人们对疫情的逐渐了解,在增加防范意识的同时,也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同样会影响身体健康。为此,学校向全体老师提出以下倡议:
一、维持正常的生活节奏,稳定的生活秩序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基本保证。
1.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维持正常的作息习惯,劳逸结合。
2.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基本要求,能不出门就不出门。
3.出门、公众场所戴口罩;勤洗手。
4.过好我们的生活,做好我们的工作。
二、调整良好的心理状态,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心理能量。
1.我们要自信地面对疫情带来的心理震荡。
2.在家多运动、多交流来缓解紧张情绪。
3.不要不以为然而疏忽大意,不必全天候淹没于海量网络信息中而使自己心身耗竭。
4.不道听途说,不传谣信谣。
5.多做开心之事,和家人适度娱乐,积极思维,自我肯定……
三、友善互助的社会支持,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宝贵资源。
1.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自我保护和帮助他人的能力,我们要做好自我的心理调节。
2.要多陪伴家人,与好友分享乐趣,倾听朋友的苦恼。
3.亲密友好的互助氛围,既能化解紧张情绪,也能提高心理免疫力。
四、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心理援助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坚实支撑。
1.你感到过度的恐慌紧张时;
2.你对生活工作失去信心和兴趣时;
3.你的饮食和睡眠习惯日益恶化时;
4.你的生活能力和工作效率明显受损时……
建议你尽快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以恢复心理平衡。
(二)学生篇
同学们,今年的假期和往年很不一样,我们不能总是去户外玩耍,不能去亲戚朋友家拜年,甚至开学的时间也被延迟。
(一)你知道发生了什么吗?
现在很多人正在生病,这种病是一种被称为“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目前正在四处蔓延。这种病毒寄生在野生动物身上,在人们非法猎捕和食用野生动物的时候,病毒转移到了人类身上。而人类无法抵御这种病毒的感染,于是开始生病,发烧、咳嗽、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这种病毒会互相传染,而且传染的速度非常快!人们在交流、接触的时候,病毒会通过唾液的飞沫或手上携带的病毒从嘴巴、眼睛、鼻子等部位进入人体,从而使人们感染病毒。
(二)面对这种新型的传染疾病,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来预防呢?
我们要避免去人多的地方,最大限度地减少接触病毒的机会,这也是爸爸妈妈为什么这个春节没有出门的主要原因。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做好安全防卫。如,勤洗手、出门戴口罩、避免接触活的牲畜,等等。
(三)我们可能会有哪些身体和心理的反应呢?
你可能会非常的生气,会感觉到非常的疑惑;你可能会担心、害怕自己或家人传染上这种疾病;你也许会抱怨疾病给你带来的不便;甚至感到烦躁不安。如果你感受到这些情绪,可能会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下降,你也可能没有食欲,闹情绪,睡不好觉,甚至做噩梦。
(四)如何调节上述身体和心理的反应呢?
如果你有上述情况,千万不要紧张,因为这些反应都很正常,每个人遇到这种情况都可能会像你一样。更重要的是,我们一定要告诉家长自己的感受,他们总是有办法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自己也可以学习一些缓解情绪的方法:
1.深呼吸放松法
吸气:深深地,慢慢地,大吸一口气,直到吸不进去,屏住;
呼气:慢慢地,轻轻地呼出来,呼出来,呼出来;
然后,重复上面的步骤3~5次,吸气,呼气~
2.躯体肌肉放松法
选择仰面躺在床上或者舒服地坐在沙发上;
握紧你的双拳,握紧,再握紧;慢慢放松,再放松,完全放松;
抱紧你的双臂,抱紧,再抱紧;慢慢放松,再放松,完全放松;
双腿伸直,绷紧你的脚弓,绷紧,再绷紧;慢慢放松,再放松,完全放松。
3.放声大喊
放声大喊是发泄情绪的好方法,不论是大吼或者尖叫,都可适时地宣泄焦躁。但同学们在选择这种方法时要注意避免打扰他人哦!
4.多和父母长辈沟通交流
父母长辈能够给予我们最大的安全感和心理支持,及时向他们倾诉你的感受和想法有利于缓解不良情绪。同时,当我们长时间宅在家里,难免会与父母因为写作业、看电视、玩游戏等问题产生矛盾,学着换位思考,体谅父母并与他们进行有效沟通。
(三)家长篇
家长要尽量做到:
1.保持情绪的稳定和积极的信念
孩子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他们从周围的成人身上看到的样子。当家长镇定地、自信地应对灾难时,可以给儿童提供最好的支持。而且,家长应当给孩子示范面对疫情的正确应对方式,帮助儿童树立乐观、希望、战胜困难的信心。
2.维持正常的生活作息
“疫情”的不期而至,可能会打乱原本的假期计划。但是要根据情势的发展调整计划,维持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尤其是对年幼儿童而言,稳定规律的生活有助于维护孩子的安全感。建议家长将“无处释放”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地花费在亲子活动中,通过游戏的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这将会给孩子带来额外的美好体验。
3.合理地解释疫情相关的知识
在分享信息或者回答孩子关于“疫情”的疑问时,要用孩子可以听得懂的方式来讲解必要的信息,利用一些绘本资源等帮助孩子理解。在描述和解释相关的知识和现象时要注意传递积极乐观的信念,告知孩子我们已经为防疫所做的努力,并对此充满信心。
4.帮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
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反应。当孩子出现一些对疫情的紧张、对他人的同情、对生活计划被打破的不满等情绪时,对于年幼儿童来说,可以利用游戏、绘画等帮助孩子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对于年龄稍长的儿童来说,可以引导孩子掌握一些调适不良情绪的方法和技巧。无论在什么时候,倾听孩子的表达都是一种有效的支持方式。
家长要避免做出:
1.恐慌混乱
家长焦虑、恐慌的情绪会传递给孩子。甚至有的时候,家长不经意地表现出来的担忧也会增加孩子原本没有的焦虑和担忧。因此,家长要避免出现无序、无助的混乱行为。
2.信息过载
对于儿童而言,同样存在信息过载的风险。当家长在孩子面前持续观看收听疫情的相关报道、不断谈论疫情的负面消息时,孩子可能被动地接受了超过其认知和情绪承受力的信息,产生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3.刻意隐瞒
有的家长可能会担心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对孩子提出的疑问完全避而不答。孩子已经观察到生活的异常,却不能获得相应的解释,这会让他们更加困惑,而且家长的“遮掩”也会让他们不安。
4.责备或迁怒
孩子在面临突发的应激事件可能会有多种反应,有时会表现出紧张、害怕、难过等家长容易理解的情绪,有时则会表现出黏人、易怒、烦躁等看似无关的情绪反应。家长要给予孩子更多的耐心,不要随意责备。另外,家长要注意体察自己的不良情绪,避免迁怒于孩子。
我们坚信,万众一心,群防群控,一定会赢得疫情防控攻坚战的胜利!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