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8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

一、定义及流行状况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以间质病变为主的急性肺部感染,由于此类肺炎在临床表现上与肺炎链球菌等常见细菌引起的肺炎有明显区别,且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等治疗无效,因此临床上又将其与嗜肺军团菌、肺炎衣原体及立克次体等其他非典型病原体引起的肺炎统称为“原发性非典型肺炎”。

肺炎支原体肺炎在我国秋冬季发病率较高,在青年、无基础疾病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中所占比例更高。

肺炎支原体肺炎在我国CAP中占有很高的比例,不久前完成的一项7个城市12家医院参加的全国性成人CAP致病原调查中,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比例达到20.7%,已经超过肺炎链球菌,成为成人CAP的首要致病原,且近年来发现我国肺炎支原体在体外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二、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1~3周,发病形式多样,多数仅以低热、疲乏为主,部分患者可出现突发高热并伴有明显的头痛、肌痛及恶心等全身中毒症状。

吸收道症状以干咳最为突出,常持续4周以上,多伴有明显的咽痛,偶有咽痛、痰中带血。呼吸道以外的症状中,以耳痛、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较多见,极少数患者可伴发胃肠炎、心包炎、心肌炎、脑膜脑炎、脊髓炎、溶血性盆血、DIC、关节炎及肝炎等。

阳性体征以显著的咽部充白及耳鼓膜充血较多见,少数患者可有颈部淋巴结肿大。肺部常无阳性体征,少数患者可闻及干湿性啰音。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一般正常,少数患者可升高。

三、肺部影像学表现

肺部阳性体征少而影像学表现明显是支原体肺炎的一个重要特点。病变多为边缘模糊、密度较低的云雾样片状浸润影。与普通细菌性肺炎通常表现为下肺单一的实变影或片状浸润影相比,支原体肺炎累及上肺者或同时累及双肺者更多,且吸收缓慢。即便有效治疗,也需要2~3周才吸收,部分甚至延至4~6周才完全吸收。

四、病原学诊断

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仍然是目前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主要手段。无论采用何种检测方法,急性期及恢复期的双份血清标本中,肺炎支原体特异抗体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增高或减低时,均可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这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标准。此外,颗粒凝集试验特异性抗体滴度≥1:,或补体结合试验特异性抗体滴度≥1:64,或特异性IgM阳性,也可作为诊断肺炎支原体近期感染或急性感染的依据。

五、抗感染治疗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氟喹诺酮类药物、多西环素及米诺环素等四环素类抗生素是治疗肺炎支原体的常用药物。抗感染治疗的疗程通常需要10~14d,部分难治性病例可延至3周左右,但不宜将肺部阴影完全吸收作为停用抗菌药物的指征。18岁以下应避免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也不宜用于8岁以下患儿。阿奇霉素及克拉霉素临床应用更有伏势。

近年来,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日趋严重。建议在临床工作中,对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72h仍无明显改善的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应考虑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菌株感染的可能性,若无明确禁忌证,可换用呼吸喹诺酮类药物或四环素类抗生素。

迄今,国内外尚未发现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和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的肺炎支原体菌株。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及吉米沙星等呼吸喹诺酮类药物是治疗肺炎支原体的理想药物。诺氟沙星和依诺沙星不宜作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常规治疗药物,也不推荐环丙沙星常规用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年第9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11.1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最佳治疗
治疗白癜风得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jiong.net/zdxfyzl/42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