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纤维化、抗毒素及抗休克、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以及中枢兴奋等药理作用,可以通过吸入法、口服法和静脉滴注法给药;尤其是用于呼吸系统疾病,能获得快速、确切的疗效,多用于重症病人和一些疾病的短期治疗。在呼吸科应用较多是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和维持治疗,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儿童重症哮喘发作的一线药物,早期使用可以减轻疾病的严重度,达峰快,5分钟即达血浆峰值浓度;起效迅速,1小时即可发挥疗效;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提高通气能力;减少哮喘的复发率、住院率、节约治疗费用,缓解期则采用气雾吸入;另外也常用于急性喉炎和毛细支气管炎等。
这里我们说说糖皮质激素治疗肺炎的研究进展。
肺炎通常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常见且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是世界范围内的首要死因之一。近40%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在接受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后,仍需入住重症监护室治疗。对激素治疗肺炎一直有争议:1.激素用于重症CAP可以抑制过度免疫反应;研究显示而低剂量使用激素能够减少肺炎的严重反应和改善疾病进展,但大剂量、短疗程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并不能改善感染性休克的预后;2.糖皮质激素也能抑制机体的炎症防御机制,在感染未受到控制的情况下,可能导致感染加重。3.大剂量使用激素还可引发消化道出血、继发性真菌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新近重量级杂志发表的研究提供了激素治疗肺炎有益的证据:
1.低剂量激素可降低合并感染性休克的CAP患者的28天死亡率(EurRespirJ.Feb;45(2):-72.)
2.重度社区获得性肺炎和过度炎症反应的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与治疗失败率减少相关。(JAMA,Feb17;(7):-86.)
3.研究发现泼尼松可能加速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临床稳定时间,安慰剂组患者达临床稳定时间为4.4天,用药组患者达临床稳定时间为3天。(Lancet.Apr18;():-8.)
4.Meta分析表明: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是安全的、能减少ARDS的风险、缩短CAP患者病程(Chest.Jan;(1):-19)
激素也用于治疗特殊病原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目前认为肺炎支原体感染除了它对机体细胞直接产生损害外,部分是由于过度的免疫反应;激素通过特异的受体机制,发挥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减少它们在炎症部位的聚集和功能;小剂量激素短程应用于支原体肺炎可使大部分患儿体温在24小时降至正常,临床症状和肺部影象在几天内改善;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抗生素无反应的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
当然临床工作中要注意区分重症肺炎患者不同的免疫状态,对于产生过度炎症反应的患者(例如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表现显著者)应早期应用适量的糖皮质激素。但是对于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应禁止或慎用糖皮质激素。国外学者认为若住院CAP患者无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推荐此类患者添加糖皮质激素治疗。
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儿童免疫功能未发育完善,激素有免疫抑制的作用,小于3岁的婴幼儿是否应用或如何应用需权衡利弊;儿童计划免疫频繁,免疫抑制作用可以影响抗体产生,有可能使减毒活疫苗发生感染;全身用药、长期使用激素可抑制儿童生长发育;因而要尽量采用短效或中效制剂,尽量避免使用长效制剂;口服中效制剂隔日疗法可减轻对HPA轴的抑制作用;对感染(包括结核感染)者,监测感染指标及病灶,同时使用有效抗生素,病毒感染患者慎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