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首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共识》(以下简称《专家共识》)定稿并发布,《专家共识》是根据干细胞治疗COVID-19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联合病毒学、免疫学、感染病学、呼吸病学、流行病学、影像学、药理毒理学和干细胞治疗等领域的多方专家建议,集体讨论形成。
《专家共识》系统总结了干细胞治疗COVID-19相关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其内容包括MSC治疗COVID-19的科学依据、临床研究进展、MSC治疗COVID-19的建议以及实施要求等,为应用这项技术治疗新冠肺炎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专家共识》意在为国内干细胞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规范和指导。
间充质干细胞作用机制
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案,间充质干细胞凭借强大的免疫调节、抗炎、修复能力以及低免疫原性等特点,在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展现了良好的前景:
1、、抑制肺部浸润的免疫细胞减轻急慢性肺损伤并降低炎性因子分泌水平,降低细胞因子风暴发生的风险;
2、通过分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等因子,促进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损伤中的肺泡-上皮屏障的修复,增强肺组织损伤修复能力,进一步降低肺部纤维化水平;为提高重型与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率、促进肺功能恢复带来新的希望。
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安全有效
截至目前,国际上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注册有70多项,美国、欧洲等国家Ⅲ期临床试验正在加紧推进;我国也有多个团队开展了临床研究,在世界上处于第一梯队。
王福生院士牵头开展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近期公布了新进展,其团队在Nature子刊《SignalTransductionandTargetedTherapy》上报道了关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治疗重型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Ⅱ期临床试验研究。
此项临床研究是国际上首个通过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式来验证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重型新冠肺炎的临床试验,旨在进一步评估静脉输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王福生院士谈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
该研究从武汉市招募了名符合入组条件的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年龄在18-74岁之间。患者入选后按2:1的比例随机分组,并分别在第0、3和6天接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每次4×10?个细胞)或安慰剂输注。主要评价指标是从基线到第28天肺部总病变区域的变化比例。次要评价指标为肺部实变、毛玻璃病变的变化比例、6分钟步行试验、肺功能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等。
研究结果显示,同安慰剂组相比,治疗组第28天肺部总病变改善有加快趋势,其中实性病变的改善有显著性差异。同时,治疗组6分钟步行距离有增加趋势,提示间充质干细胞可能有助于肺功能恢复。两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未见严重不良事件。此项试验的数据表明,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重型新冠肺炎安全性良好,可改善肺部病变的吸收,尤其是针对肺部的实质性病灶。该方法在治疗新冠肺炎方面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资料来源:科技日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