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已过,气候进入了一年当中最冷的阶段,此时流感病毒又借机来袭,医院里又多了感冒发烧的就诊病人。流感高发季节已经到来,而你做好预防保护准备了吗?
“流感”即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引起流行的流感毒株以甲型H3N2亚型为主,其次为甲型H1N1和乙型。流感的传染源以患者为主,其次是隐性感染者,被感染的动物也可能是一种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带有流感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进入易感者体内,也可经共用手帕、毛巾等间接接触而感染。在我国,甲型流感流行存在着地区差异。在纬度大于等于33°的北方,呈冬季流行模式,每年1月~2月单一年度高峰;在纬度小于27°的最南方,每年4月~6月单一年度高峰;两者之间的中纬度地区,每年会有1月~2月和6月~8月双高峰。乙型流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呈单一冬季高发。
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尤以5岁以下儿童和65岁老人多发。感染流感病毒后至发病的时间,即潜伏期的长短取决于侵入的病毒量和机体的免疫状态,一般为1-4天。起病后患者有畏寒、头痛、发热、浑身酸痛、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及咳嗽等症状。在症状出现的1-2天内,随分泌物排出的病毒量较多,以后则迅速减少;无并发症患者发病后第3-4天就开始恢复;如出现并发症,则恢复期延长。每年流感流行均会导致大量患者住院,尤其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抵抗力差者,易并发肺炎、感染中毒性休克、心肌炎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我们要想安全度过流感高发期,应做到以下几点:1.注意个人卫生,减少接触机会。
日常注意个人卫生,做到经常洗手,经常洗晒被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在流感流行期间,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场所,上班一族外出最好戴个口罩,以减少与感染机会。
2.接种流感疫苗,获得免疫力。
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是接种流感疫苗。目前在我国市场上供应的流感疫苗,包含甲型H1N1、甲型H3N2和乙型3个组分,接种一次可预防以上3种型别的流感。通常在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6-8月后抗体滴度开始衰减。接种对象建议为年龄大于等于6月龄者,孕妇、6月龄~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及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为优先接种对象。接种程序为:6月龄-35月龄婴幼儿,接种2剂(儿童剂型,0.25ml/支),间隔4周;成人和≧36月龄儿童,接种1剂(成人型,0.5ml/支)。由于流感病毒发生突变的频率很高,发生变异的流感病毒可再次感染先前已获得免疫的宿主,导致流感反复流行。因此,我们每年需要接种一剂用当年流感病毒流行株制备的流感疫苗,并于当地流感流行高峰前1-2个月完成接种,才能保证在流感高发季节前获得免疫保护。目前在我国流感疫苗属于二类疫苗,接种坚持自愿、自费的原则。
3.坚持锻炼,增强体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强身健体,拥有更好的身体素质能够抵御疾病。老年人每日在早上太阳出来后适当的跑跑步,做做操,打打太极;上班一族可利用休息时间爬爬山,打打球,练练瑜伽等。日常作息要有规律,不要经常熬夜,否则会伤害身体,因为熬夜会导致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无法得到休息和修复,导致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降低。有研究表明,如果连续三个晚上不睡觉,人的抵抗力将降为0,这个时候最容易感冒。
4.合理饮食,提高抵抗力。
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主要来自抗体,而抗体是由蛋白质构成的,所以,冬季要适当的补充蛋白质,感冒主要是病毒的侵袭,只有提升机体的抵抗力,才能消灭外来的细菌和病毒。建议冬季适当多吃些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瘦肉类,牛奶、豆浆等。感冒很容易引起炎症,而有炎症就意味着有细菌感染,而维生素C被誉为天然的抗生素,因此建议多吃一些含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例如橙子、苹果、猕猴桃等,还可以选择一些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蔬菜,例如西兰花等,这些都可以有效预防感冒。
来源:泰安疾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