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红斑狼疮的药物到底哪家强

环磷酰胺是最开始的肿瘤化疗药物苯丁酸氮芥的改良产物。在治疗风湿性疾病领域,由于副反应更少而取代了氮芥。尽管50多年过去而新药层出不穷,但环磷酰胺还是红斑狼疮、血管炎等重症风湿病的关键药物。

图1环磷酰胺分子图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NIH)为了验证环磷酰胺的疗效,于年用一个杂交鼠制造了一个红斑狼疮的动物模型,然后用环磷酰胺、硫唑嘌呤、激素治疗。最终发现,含有环磷酰胺的治疗效果最好,而且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图2环磷酰胺就是治疗狼疮的神兵利器

实际上在此之前,环磷酰胺已经在临床上治疗红斑狼疮。我们知道红斑狼疮最常见且较为严重的脏器损伤对象是肾脏,因为狼疮肾炎的急慢性损伤结果是尿毒症。当「尿蛋白定量≥1g/天」,患者的尿毒症风险显著增高。

为了比较环磷酰胺、硫唑嘌呤、激素这3个药物的效果,美国NIH在年开展了一个针对狼疮肾炎且「尿蛋白定量≥1g/天」的「跨度超17年研究」证实:环磷酰胺超过了所有其他药物!当时结果是:

1.单独用激素的病人在10年后超50%有尿毒症,而15年后80%是尿毒症;

2.对比的是15年后「激素+硫唑嘌呤」的有40%为尿毒症;

3.而用「激素+环磷酰胺」的仅仅10%为尿毒症。

这个研究证实,在最开始治疗的1年内,单用激素的疗效跟其他没有明显区别。而第2年后开始,单独用激素的疗效开始显著差于其他组,主要表现是血肌酐翻倍率、尿蛋白控制效果有差距。在治疗5年后尿毒症发生率开始有明显区别。

在年纳入多个临床对照研究后做综合分析后肯定: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环磷酰胺这3个药物对比,环磷酰胺的疗效最好,其肾脏保护作用很肯定。

实际上,中国风湿病学的开创者张乃峥教授在他年出版的《临床风湿病学》相关章节里强调了几点:

1.对于中重度的狼疮,环磷酰胺治疗不应该延迟、犹豫;

2.环磷酰胺应该是维持治疗的重点,而维持时间上以2-3年为宜;3.激素的长期副反应要更重视,哪怕剂量偏低。

张教授在书中感叹:环磷酰胺是治疗狼疮的重要工具,医生们认识不足!要或迟迟未能尽早使用,要或使用后不敢给足剂量,要或产生缓解后不敢长期维持。张教授最后大声呼吁:这种情况应该予以扭转!

图3中国风湿病学的开创者张乃峥教授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张乃峥教授写作该书时,硫唑嘌呤和环磷酰胺已经有相当经验,但吗替麦考酚酯(霉酚酸酯)还没有广泛运用。同时,羟氯喹的价值也还没得到更深刻更全面认可。

当年的苯丁酸氮芥因为副反应而被淘汰,现在已经很少有医生有用氮芥治疗狼疮的经验。不过当年的经验证实,氮芥的疗效甚至有可能优于环磷酰胺(有争议,并不肯定)。但由于其副反应: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远期癌症风险(尤其是白血病)显著增高,氮芥已经基本不用了。环磷酰胺是否也会走向这一天呢?

环磷酰胺的最常见副反应有:

1.在一次性大剂量注射时,很多病人有恶心、呕吐、乏力、脱发、抑制骨髓造血、甚至有病人出现急性心功能衰退;2.导致抵抗力下降而容易感染;3.慢性总剂量较大后抑制骨髓再生、带来肿瘤风险增高;4.膀胱出血(中国人相对不容易出现);5.性腺受损伤:男性精子数量下降等、女性卵巢早衰。

图4环磷酰胺的性腺损伤风险很高

环磷酰胺不同的使用方法其副反应也有各有不同。总的来说一次剂量越大则副反应越大,病人一生累积量越大则副反应越大。美国NIH的研究认为一个月一次的注射较大剂量的环磷酰胺副反应少,而且疗效跟每天口服给药方案效果一样。

然而,来自中国的多项研究证实,「一月一次大剂量注射」比「一次低剂量但高密度给药」疗效要差很多。因此,基于这些研究和笔者个人经验,我已经抛弃了环磷酰胺的「一月一次大剂量注射」治疗方案。

然而,「一次低剂量但高密度给药」的环磷酰胺策略固然可以避免「一次性大剂量注射」带来的恶心、呕吐、乏力、脱发等副反应(见上述)。但抵抗力下降更为明显,性腺损伤更为突出,尤其是当累积剂量偏大的时候。

对于药物疗效与副反应的权衡对比时,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医生往往更容易







































专治白癜风偏方
兰州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jiong.net/zdxfyyf/95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