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中毒机理及现场急救措施

理化特性:

氨,为常温、常压下具有特殊刺激性嗅味的气体,加压时易被液化为无色液体。分子量17.,密度0.g/cm3,凝点-77.7℃,沸点-33.4℃,气体比重为0.,液体比重为0.。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即为氨水,含氢氧化胺和氨,呈碱性。1%溶液的PH值约为11.7。与空气混合爆炸极限为15.5%~28%。氨可由氮和氢在触媒作用下直接合成,氨与各种酸酐或酸类可直接生成铵盐。

毒性:

氨主要作用于眼、鼻及呼吸系统,对粘膜产生刺激和腐蚀作用。一般低浓度使眼结膜、鼻咽部和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等。高浓度可使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及损伤肺泡毛细血管壁,破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使肺泡上皮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泡的气-血屏障破坏,使肺间质和肺泡过多渗出物,引起化学性肺炎和肺水肿。

人体对氨的毒性反应

临床表现:

急性中毒为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氨气或直接接触液氨所致。根据接触浓度和接触时间及个人感受性的不同,临床表现轻重不一。

1)氨气刺激反应

仅有一过性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流泪、咳嗽、咽痛、胸闷、气急、呕吐、头晕、头痛及咽和结膜充血等,肺部无明显阳性体征。

2)急性轻度中毒

以气管、支气管损害为主,临床主要表现为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病人有流泪、羞明、视物模糊、咽干、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咳痰、胸闷及轻度头晕、头痛、乏力等,眼结膜充血,咽部充血、水肿,肺部有干性罗音或哮鸣音。

3)急性中度中毒

临床表现为化学性肺炎或间质性肺水肿。病人表现咽部烧灼痛、声音嘶哑、剧烈咳嗽、咳痰,有时痰中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及乏力等。眼结膜,咽部明显充血、水肿,甚至产生喉头水肿,呼吸快速、口唇及肢端紫绀,肺部有干、湿罗音。

4)急性重度中毒

以肺部严重损害为主,可伴有明显并发症,表现为严重的化学性肺炎或肺泡性肺水肿。病人表现剧烈咳嗽,咳出大量粉红色泡沫痰。严重者甚至从鼻孔涌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分泌物。气急、胸闷、呼吸困难,心悸,明显紫钳,双肺布满干、湿罗音等。

急性氨中毒的现场处置现场救援与个体防护:

现场救援时首先要确保救援工作人员的安全,同时要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或减少有关作业人员受到进一步伤害。现场救援要求必须2人以上协同进行,并应携带通讯工具。并且就事故现场控制措施(如通风、切断气源等)、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现场隔离带设置、人员疏散等及时向现场指挥提出建议。调查中毒病人及相关人员,了解事件发生的经过,人员接触毒物的时间、地点、方式,中毒人员数量、姓名、性别、工种、中毒的主要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抢救经过。同时向临床救治单位进一步了解相关资料(如抢救过程、临床治疗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对现场调查的资料作好记录,进行现场拍照、录音等。取证材料要有被调查人的签字。

进入氨气浓度较高的环境内(如出现人员昏迷/死亡或动物死亡的氨气泄漏核心区域,或现场快速检测氨气浓度高于mg/m3),必须使用自给式空气呼吸器(SCBA)和A级防护服,并佩戴氨气气体报警器;进入氨气泄漏周边区域,或现场快速检测氨气浓度在30mg/m3-mg/m3之间,选用可防含K类气体和至少P2级别颗粒物的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参见GB-),并佩戴氨气气体报警器,穿戴C级防护服、化学橡胶手套和化学防护靴。进入已经开放通风、且现场快速检测氨气浓度低于30mg/m3的环境,一般不需要穿戴个体防护装备。

现场洗消人员在给液氨/高浓度氨气灼伤病人洗消时,应使用可防含K类气体和至少P2级别颗粒物的全面型呼吸防护器、C级防护服、化学防护手套和化学防护靴。医疗救护人员在现场医疗区救治中毒病人时,可戴乳胶或化学防护手套和防护眼罩。

现场急救救援:

首先,迅速将中毒患者移离中毒现场至空气新鲜处,脱去被污染衣服,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有条件时对危重患者进行洗消;当出现大批中毒患者时,应首先进行现场检伤分类,优先处理红标患者。现场检伤分类如下。

红标是指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咯大量泡沫样痰;严重呼吸困难;昏迷;窒息。黄标是指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眼灼伤;皮肤灼伤。绿标是指具有下列指标者:有流泪、畏光、眼刺痛、流涕、呛咳等表现。黑标是指同时具有下列指标者:意识丧失,无自主呼吸,大动脉搏动消失,瞳孔散大。

有条件的现场治疗单位,对于红标患者要立即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可使用地塞米松10mg—20mg肌内注射或稀释后静脉注射。窒息者,立即予以开放气道;皮肤和眼灼伤者,立即以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灼伤部位15min以上。对于黄标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条件可给予吸氧,及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绿标患者在脱离环境后,暂不予特殊处理,观察病情变化。

中毒患者经现场急救处理后,应立医院或中毒救治中心继续观察和治疗。

部分内容引自百度文库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医院康复经历分享
白颠病治疗的方法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jiong.net/zdxfywh/240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