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炎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本文作者为医院呼吸科马香、赵秀侠、张艳,已发表在《儿科学大查房》年第十期。
引言
广义的重症肺炎包括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医院获得性肺炎(SHAP)。本文主要就目前SCAP的诊断与治疗进展进行阐述。
重症肺炎的治疗
初始经验性治疗时的药物选择
病原明确后的针对性治疗
在经验性治疗48~72h后,应对病情进行重新评估。对于治疗有效者(体温下降、呼吸道症状改善、白细胞恢复正常和X线摄影检查提示病灶已被吸收),继续按原方案进行治疗,可以不顾及病原学结果(血培养结果除外)。
对于治疗无效者(症状无改善或一度改善后又复恶化),需考虑下列可能:
①药物未覆盖致病菌或细菌耐药;
②特殊病原体感染,如结核分枝杆菌和真菌等;
③出现脓胸和肺外迁徙性病灶等并发症;
④将非感染性疾病误诊为肺炎。这时应仔细查体和进行相关检查,合理调整抗菌治疗方案。如果怀疑为非感染性肺病、或特殊病原体感染但常规检查不能明确、或已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则在权衡利弊后可采取创伤性诊断技术。
对于已明确感染病原体的患者,应进行针对性抗菌治疗:
①如明确为非耐药性肺炎链球菌,则可选用青霉素、阿莫西林、大环内酯类或头孢菌素类等;
②如明确为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则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治疗药物,可选用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氟喹诺酮类、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或高剂量的阿莫西林(每天3g)等;
③如明确为不产酶的流感嗜血杆菌,则可选用阿莫西林、氟喹诺酮类、强力霉素、阿奇霉素或克拉霉素;
④如明确为产酶的流感嗜血杆菌,则可选用2代或3代头孢菌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氟喹诺酮、强力霉素、阿奇霉素或克拉霉素等。
重症肺炎的定义
结合国外及WHO相关指南,我国于年和年制定了《儿童CAP管理指南》;在该指南中,儿童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为:
①吸入氧浓度(FiO2)60%,SaO2≤92%(海平面)或90%(高原);
②出现休克和(或)意识障碍;
③出现呼吸加快、脉速过快伴严重呼吸窘迫和耗竭征象,伴或不伴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升高;
④出现反复呼吸暂停或出现慢而不规则的呼吸。
在年的指南中,对于不同年龄的婴幼儿,重症肺炎的判断标准为:
①腋温≥38.5℃,
②RR≥70次/min(除外发热和哭吵等影响因素)、胸部吸气性凹陷、鼻煽、发绀、间歇性呼吸暂停和呼吸呻吟,
③拒食。
对于年龄较大儿童,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为:
①腋温≥38.5℃;
②RR≥50次/min(除外发热和哭吵等影响因素)、鼻煽、发绀和呼吸呻吟;
③有脱水现象。新制定的年诊治指南未再建议按上述指标对儿童重症肺炎进行评估。
重症肺炎的流行病学
重症肺炎的预防
总结
本文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以降低相关病死率,减轻相关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对于重症肺炎患者,应及时完善病原学检查,并给予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应对患者的自身因素、当地病原的流行特点及各种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在评估后进行治疗选择。对于高危人群,疫苗接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
(分享本条白癜风医院贵阳哪家好白癜风诊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