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力低下,而其中建立人工气道并接受机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高危人群。
据文献报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为6%~52%或1.6~52.7例/千机械通气日,病死率为14%~50%;若病原菌是多重耐药菌或泛耐药菌,病死率可达76%,归因死亡率为20%~30%。在我国,VAP发生率在4.7%~55.8%或8.4~49.3例/千机械通气日,病死率为19.4%~51.6%。VAP导致机械通气时间延长5.4~14.5天,ICU留治时间延长6.1~17.6天,住院时间延长11.0~12.5天。在美国,VAP导致每次住院费用增加超过美元。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学习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指标定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pneumonia,VAP):是指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接受机械通气时所发生的肺炎,包括发生肺炎48h内曾经使用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者。
备注: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困难,争议较大,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通常不典型。根据现有研究证据,VAP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改变和病原学检查。
指标公式:
指
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备注:
分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例数是指在统计周期内所经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例数总和,如果某名患者在监测期间发生2次以上感染,则计算相应次数。
分母:有创机械通气总日数是指在统计周期内所监测患者经人工气道接呼吸机辅助通气的天数总和。
分母:患者总住院日数是指统计周期内所监测患者ICU住院天数总和。
该指标反应科室有创机械通气呼吸机使用情况。
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需要上报的数据
*VAP发生例次数:此处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患者使用有创机械通气的总日数
指标的意义
监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发生率,医院内感染异动与护理环节薄弱点,有效地管理和预防感染,降低其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质量。
指标的实际应用
第一步,数据采集
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或经过培训的临床医务人员前瞻性主动收集数据,例如标本的采集、标本的送检与数据的统计分析。VAP病例的确认应由院感专职人员做出最终判断。
(1)分母数据:
每天同一时间在开展监测的场所收集住院和使用呼吸机的患者人数,填写“患者日志”监测表,如表1所示。
(2)分子数据:
在开展监测的场所,医院获得性感染监测定义寻找VAP病例,填写“VAP病例登记表”,如表2所示。
第二步,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第三步,指标分析
监测结果情况
建议采取的行动
远低于目标区域同类机构的值域下限
从监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方法的“敏感度”是否能够保证
低于被公开的值域下限
1)考虑监测方法“敏感度”
2)考虑医疗机构专科特点和收治住院患者情况等因素
高于被公开的值域上限
1)考虑医疗机构专科特点和收治住院患者的情况
2)排除误诊因素后再进行分析
备注:
同区域、同类型医疗机构的指标可能更有参考性
第四步,持续监测,做好预防
VAP预防措施核查表
通过ICU护理人员采取适当预防措施降低VAP的发生对临床尤为重要。目前推荐的预防措施涉及三大方面:
(1)与呼吸机相关的预防措施:如呼吸机的清洁与消毒,呼吸机回路的更换,湿化器类型选择与更换频率,吸痰装置的选择与更换频率等。
(2)与操作相关的预防措施:如气管插管路径,声门下分泌物吸引,气管内导管套囊压力控制,气管切开的时机,床头抬高、肠内营养和口腔清洁等。
(3)与药物相关的预防措施:如湿化吸入药物,消化道脱污染药物等。
此外,依据循证医学制定的集束化预防方案在有效降低VAP发生达到共识,各医疗机构可视具体情况,在遵循循证方法的原则下,制定适合、有效、安全且易于实施的集束化方案。
(编者:曾剑英)
本文内容源自:
1.《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使用手册(版)》;
2.部分示例图片取自中卫护研院资源平台——敏感指标专题。
精彩内容推荐: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解读——导管感染的监测与预防(上)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解读——导管感染的监测与预防(下)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变量释疑(一)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变量释疑(二)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变量释疑(三)
质量指标引领下的护理质量改善
中卫护研院哪家白癜风医院最好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