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巴中日报巴中日报
时序更替、万象更新,新的一年悄然开始。我们度过了极不平凡的年,满是艰辛和拼搏,也感受到了浓浓的温暖和深深的希望。如今,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对年信心满满,依然坚信唯有实干才能托起梦想、唯有奋斗才能创造幸福生活。
贫困钉子户脱贫了
人物档案
王心奎,曾经的贫困户,一家靠低保生活,吃穿用度靠村干部管;去年把低保钱用来卖猪仔,还种上了粮、油、菜,顺利脱贫。
▲王心奎的新家
“年初,我们村仅剩三户贫困户没脱贫,他们的共同原因是都离不开病和残,所以在算好年脱贫账时,政策兜底是基本,然后再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发展产业或是就近就业,坚决不落下一户一人。目前,这三户贫困户都已脱贫。”通江县涪阳镇石龙寺村,驻村第一书记陈玲平高兴地说,其中村里的“万年低保户”王心奎主动发展产业,也已顺利脱了贫。
现年56岁的王心奎,妻子间歇性精神失常,无法与人交流,儿子智力残疾,全家3口人全部纳入低保政策兜底,每月能领到低保金元。
“村民背后议论我是‘万年低保户’,心里还是有些不好受。”王心奎说,虽然自己没念过书,不会说话,但是还有一身力气,所以去年年初他主动找到村上干部,想要发展一些力所能及的产业。
“其实这几年脱贫攻坚政策帮助了他很多,除了低保兜底,一家人的居住问题也得到解决。”陈玲平说,过去,一家三口蜗居在5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家里昏暗潮湿。那时候,他们的吃穿用度全靠村干部管起,隔三差五干部都要去翻一翻他家里的米缸、看一看电表,怕断了粮、停了电。帮扶单位给他家捐的衣服,他们穿一个月也不洗,家里如果缺柴了,衣服和棉被就是引火柴。
这几年来,帮扶单位捐赠资金约3万元,帮助王心奎把房屋进行了翻新和亮化,给他家修建了厕所和养殖圈舍;通过村干部、驻村干部、帮扶干部的反复教育和引导,年,王心奎家里总算搞起了种植和养殖,年春节,一家人首次杀了“年猪”。
去年疫情期间,王心奎看到了村干部每天给村民们送物资、送农资,他便主动提出,希望村干部把他一卡通里的低保钱取来给他买一头小猪。
“去年我家养了两头猪,杀一头卖一头,地里还栽了3亩秧苗、1亩洋芋、2亩油菜,收成都不错,至少一家人一年不用再买米买油,手里还有点余钱。”说起去年的收入,王心奎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对话
“今年,我还是要养猪,再搞点种植养殖,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
忙碌的医护“夫妻档”
人物档案
陈德和、李静宜,医院医生。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陈德和和妻子李静宜齐上阵,共同奔赴抗疫第一线。
▲工作中的陈德和、李静宜夫妻俩
每年冬季,是陈德和最忙的时候。陈德和是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他的科室里经常排满了长长的就诊队伍。
“忙。”陈德和的妻子李静宜是医院全科医学科门诊主治医师,“忙碌”成为他们年的关键词。
年初,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陈德和和妻子李静宜夫妻齐上阵,共同奔赴抗疫第一线:陈德和主动请战,第一时间加入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小组,作为巴中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组呼吸专业组组长;李静宜则一直坚守在发热门诊。
“守在一线,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也是党员的使命。”陈德和回忆,自疫情发生以来,他经常半夜三更接到紧急会诊电话。有时候头天凌晨2点出门,回家已是第二天清晨5、6点。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当你见过凌晨时分的巴城,宁静祥和,你就一定会想要去守护好它,为这方百姓竭尽所能的做一点事情。”
在发热门诊,李静宜每天要对来巴返巴人员中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患者进行详细检查,以初步筛查新冠肺炎疑似患者。
“发热门诊的班白天十个小时,晚上十四个小时,我的腰椎不好,长时间坐着腰就更疼了。”李静宜说,有一次上夜班时吃了一颗芬必得腰痛还是没能缓解,就只能打电话问丈夫还能吃什么止痛药。“那段时间,只要上夜班前,我都要先服两粒止痛药。然后从头到脚的全副武装,以至于每次脱了防护装备,脸都是被口罩勒了深深的印记,双手都是被汗水泡得起皱发白。”
陈医院工作,平时本就十分忙碌,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以来,更是白班夜班连轴转,夫妻两人常常好几天见不着面。家中还有两个未成年的孩子。疫情发生后,夫妻二人分身乏术,都顾不上照看孩子,便将儿子送到了外公外婆家中,女儿送到了远在天津的爷爷奶奶家里。
“春节前很早就计划好了这个年怎么过年,班排好了,回老家的票也订好了,突如其来的这场疫情把一切都打乱了。”李静宜说,“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我不上班的时候总会多陪陪孩子,就当是一种弥补吧。”
对话
“年的春节注定伴随着分离和缺席。今年春节,一定好好陪家人
雷老板的“喜”与“愁”
人物档案
雷勇军,巴城一烤肉店老板,去年受疫情影响,店内客流量比年减少一半以上,虽然生意差点,但他觉得平平安安比啥都重要。
▲雷勇军和他的烤肉店
热情而憨厚,是雷勇军给人的第一印象。说起过去的一年,雷勇军愁的是生意大不如前,但喜的是家人平平安安。
自打年起,雷勇军一家就在巴城滨河路上经营着一家社区小超市。5年前,他又在超市旁边开起了一家烤肉店。一家六口的日子过得也算红火。
“哪晓得会遇到这么个疫情。”雷勇军叹了口气,“年,我们从除夕到3月初都没做生意。3月8日,听说餐饮行业可以恢复营业了,生意一下就开始好起来了,因为大家都在家里憋太久了!”说到生意好时,雷老板满脸兴奋。去年12月30日晚上9点,在大约平方米的烤肉店里,雷勇军正和记者聊着,门外又来了一群食客,雷勇军用眼神告歉,他赶紧迎上去招呼客人落座。
“我们想办法购买了很多消杀用品,提醒顾客注意防护消毒,刚开始很多人没这个习惯,后来大家也都很配合了。可惜这一波生意没持续太久,到了4、5月就又不行了,总的来说今年的客流量和营业额和去年比减少了一半以上。”
雷勇军有两个孩子,大的马上念初中,小的才上二年级。“老大今年有一次感冒,不停咳嗽,学校老师就让他在家休息。我们原本还担心孩子的功课会丢下了,结果老师主动通过网络视频每天给娃娃补课,我们非常感动。”
“我们天天都在收看新闻节目,因为疫情来袭,各行各业影响都很大。”雷勇军说,“但是看到整个国家和社会在灾难面前挺住了,没有人退缩,我们也就觉得其实生意差点,钱少赚点都不算啥子大事,平平安安比啥都重要。”
对话
“希望大家团结一心,自觉遵守防控政策,早日和疫情说拜拜。还希望今年找到新项目扩大经营,继续打拼加油!”
继续行走在公益路上
人物档案
王玉君,是教师,也是志愿者。去年尽管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但王玉君没有暂停做公益,而是继续为生病的小孩筹集善款、为孤寡老人送去衣物和食物、为家境贫困的学生联系爱心人士……
▲王玉君为孤寡老人带去新鞋子
打开王玉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