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力量疫情之下愁绪万千精中小哥哥来帮

    

《谈“欣”解“忧”话心境》

占归来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谈“欣”解“忧”话心境》以患者常见的疑惑为主线,全面科普了抑郁症、躁狂症以及双相情感障碍等心境障碍疾病的知识,重点介绍该类疾病的病因、预防、诊治、照护及相关知识。这些问题均由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护专家解答。因此,本书贴合心境障碍患者及其家属的需求,能全面、有效地帮助他们认识及应对心境障碍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本书也可以作为广大百姓了解包括抑郁、躁狂、自杀等情感障碍问题的科普读物。

《幸而相伴,未来可“愈”——我和我的患者案例集》

占归来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幸而相伴,未来可“愈”——我和我的患者案例集》以医生手记、随笔的手法,记叙了精神科医生与患者相处、沟通,医病又医心的一个个动人故事,形式独到而新颖,颇有吸引力,有较强可读性。它是精神科医生和他们的患者,共同为关心精神卫生工作的人们奉献的一幅幅充满人文关怀的慈爱画面,为全社会逐步消除对精神疾病、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见、恐惧,提供了理解、尊重、关爱的实际案例。

目前这轮疫情对上海人日常生活的影响远远超过前面几次,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主任谢斌教授多次现身上海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为身处疫情中的人们开出了温暖的心理处方。

#有盼头#:了解疫情防控政策,安排好每天的日程,减少自我内耗,把不确定转化成确定性。

#有放下#:珍惜这次慢生活的机会,放空自己,发个呆也一定会有收获,学会接受现实,接纳自己,也接纳他人。

#有自律#:不要因为居家荒废了自己!做做饭运运动,以好状态迎接春天。

#有念想#:无论当下多不方便,也要憧憬未来,想象幸福的时光,并且坚信那一天一定会到来。

除了带来这些暖心的心理调适小贴士,号“男神”推荐过的这套复旦版“精中小哥哥系列科普”——《谈“欣”解“忧”话心境》和《幸而相伴,未来可“愈”——我和我的患者案例集》,也为大家带来专业的科普知识。

主编占归来

“精中小哥哥系列科普”主编占归来,现任医院党委书记、上海市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兼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精神卫生分会常委、医院协会精神卫生中心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精神专科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委员、上海市精神卫生临床质控中心专家、上海市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上海市司法鉴定专委会委员、医院协会理事、上海市康复医学会精神康复专委会委员、上海市心理学会医学心理学专委会委员、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顾问、上海市疫情防控社会心理疏导专家团队专家、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专家智囊团成员。

他从事精神卫生医、教、研、防工作20余年,熟悉各类精神心理问题的诊治,近年专注心境障碍、焦虑障碍等诊疗。承担及参与各类学术项目10余项,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主编《心理健康导报》,参编专著4部,曾获中国杰出精神科医师提名,上海市仁心医者杰出精神科医师提名奖,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抗疫先进个人,上海市医德楷模抗疫特别奖,上海市医学科技三等奖,徐汇区拔尖人才。

抛开如上身份,占归来医生更是一位热心投身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精神卫生专业医生。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占归来等50多位精神科医师、心理医师临危受命,组成上海第九批援鄂医疗队远赴抗疫一线,为新冠患者、患者家人、救援医护人员送去专业的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的关怀,抚慰了一颗颗恐慌、焦灼,乃至绝望的心灵。

他发动、组织本单位及兄弟单位医护人员,从关心精神疾病患者的角度出发,重视他们的医疗情况和社会生活环境,在平时繁忙的工作之余,不忘做一个有心人,像朋友一样对待患者。他们收集患者的有关资料,进行筛选编写,提炼精华,汇总成书。

谢斌教授在推荐序言里如此写道:记得有一次听援鄂领队王振医生开玩笑讲,在武汉期间以及回沪之后,队中只有占归来一人情绪最为平稳。如今我理解了,或许正因为在抗疫工作之余还忙于整理这些故事,使他的精神压力得到了舒缓和转移,因此才得以相对“抗压”吧。

#精彩书摘#

据who的调查显示,抑郁症的患病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目前全球约有3.5亿抑郁症患者,终身患病率为10%~20%,世界卫生组织(who)预计到年前后,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疾病负担中排第1位的疾病。抑郁症的高发病、高复发、高致残的特点,已严重困扰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和日常人际交往。

年nature杂志报道了全球抑郁症流行病学情况,其中中国抑郁症患病率为3.02%。若以3%的普通人群患病率推算,14亿中国人中约有万抑郁症患者,但真正接受抗抑郁有效治疗的比例不足10%。

由此可见,极低的就医率可能是导致高自杀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应该推动更多的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jiong.net/zdxfyzz/1002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