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记者张钰芸左妍
新民晚报新媒体钟荷
“等我有钱了,一定要给上海的大街小巷都装上空调,走哪都透心凉。”
连续的高温天让空调成了小伙伴们的救命稻草,然而你知道吗,如果使用习惯不对,不仅会导致你自己得病,更会让你的空调“生病”。
空调开了没效果?多一些使用常识避免无效报修
40℃的高温天,22岁的陈统正挂着安全锁,攀在33楼高层的室外,为一对老夫妻安装空调。记者昨天从苏宁、国美、永乐等销售商处获悉,近一周以来,空调销售达到入夏以来的峰值,使得安装也进入高峰。一天工作12小时,每天安装10台以上空调,成为常态。同样全员上岗的还有家电维修员,但面对井喷式的行情,目前报修的响应时间基本在40小时左右,比原来24小时要慢。
一天忙上十二个小时已经成空调安装工的常态。刘歆摄
“高温还在持续,空调使用频率居高不下,我们预计今年夏天的维修量可能超过80万台。”上海电子产品维修服务行业协会负责人提醒市民,不妨增加一些空调使用常识,避免无效报修,既减少维修人员徒劳往返,也把机会让给真正有需要的顾客。
连续高温,空调的安装和售后维修也出现了井喷。刘歆摄
有顾客抱怨,空调白天开了没效果,实际上,目前空调器的国家标准规定正常的工作温度范围是-7℃到43℃,但近期的室外高温,导致处于太阳直射地方的空调外机冷凝器温度达到50℃以上,超过了冷凝器的散热温度,压缩机在这种情况下就会过热保护,不能正常制冷。这是空调设计原理导致的,并不是空调质量不好。
这时候可以试试在室外机淋水降温,使得空调室外机有一个适合工作的小环境。如果晚间开启空调,能正常运行,且制冷效果不错,就不要急着打报修电话。夏天过后将外机移到阴凉通风处,就能一劳永逸。
此外,将空调温度调到25-26度,并减少空调室外机长期工作的时间,既节能又舒适。如果空调面板、导风板、连接管上有水,也不要急着报修,这可能是湿度太大的原因。如果空调插电没反应,先检查插座,判断供电线路是否有问题,或者是电源电压是否过低。
他还强调,烈日下维修人员忙得不可开交,报修后请耐心等待,也许他们正在赶来,也许正在高空外墙工作,急促的电话可能给他们带来危险。
你在电话里催促的时候,他们或许正在高空外墙工作。刘歆摄
空调房里打游戏也会得肺炎?警惕在空调房里吸“菌”吸“毒”!
日前,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余莉接诊了一名患肺炎的中学生,询问病史发现,罪魁祸首很有可能是为他“续命”的空调。
余莉说,这名学生患者因咽痛、闭塞、流涕,高热39℃而来就诊,拍了胸片发现已经感染肺炎。“多数人认为呼吸道疾病应该是冬春季节才是高发时间,夏天应该很安全。其实不然,夏季同样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好发时节。”
余莉告诉记者,夏季部分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更为活跃,同时人体也会因为高温影响胃口及睡眠,从而导致机体免疫力和疾病抵抗力下降,容易患呼吸道疾病。夏季高发的呼吸道疾病和春季不一样,主要包括两大类:
第一类是新的疾病,如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等;
第二类是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如原有的支气管哮喘、慢阻肺、肺心病、支气管扩张症、鼻炎等疾病加重。
长时间在空调房内,会使毛孔紧闭,形成“风寒外闭肌表,暑热内蕴”的情况。这种呼吸道疾病往往表现为全身酸痛、汗出不畅、发热、怕冷,咳嗽气喘。
不少学生族在暑期饮食不规律、休息不充分、同时缺乏适当的锻炼,因而严重下调机体免疫功能。且空调房间长时间封闭,室内空气混浊不流通,容易造成病毒、细菌的传播。另外,细菌可能躲在空调管道内,经过漫长的冬春及初夏,如不进行充分清洁,可能导致管道内的细菌进入人体。
医生提醒:
盛夏季节要环境保持空气流通,即使开空调,也要有适当的时间打开门窗通风。
其次要增强自身抵抗力,保证规律饮食和作息,保持适当锻炼。夏季室外温度过高,锻炼宜在清晨和太阳下山之后进行,游泳是最佳选择。同时要重视慢性疾病管理,切勿随意停止治疗和用药。
编辑:宋祖礼
更多精彩新闻可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新民晚报移动客户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