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保险业的影响解读

白癜风诊疗康复 http://m.39.net/pf/a_6188266.html

/摘要/

1.人身险保单销售短期受抑制,健康险得到促进

寿险业务由于代理人增员、培训与展业短期受限从而导致保费增速放缓,但我们预期该方面的影响要小于年非典时期,主要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代理人培训与展业可以实现部分线上化,对面对面拜访和线下交流依赖性降低,缓解一定负面影响。回顾非典时期,在年4月以后疫情得到控制期间,健康险的销售迎来高潮,一是由于居民健康风险意识在应对疫情的特殊时期得到了提升与加强,另一方面保险公司抓住时机推出应对“非典”的创新产品,使得健康险销量大增。

2.财险业务中意外险、运输险销售受影响较大,但整体可控

财险业务中意外险、运输险销售受影响较大,但相关险种总规模较小,影响较为可控。财产险具有消费品的属性,此次疫情发酵时间正值春节,出行或旅游计划多数被取消,相对应的保险产品例如航意险、火车意外险、人身意外险等消费也将会出现下降。然而,意外险、货运险在财险行业规模中仅占较小比例,意外险占比仅4%,中国人保货运险占比仅0.9%。复盘年数据也能看出财产险保费增速大部分时间处于10%-15%区间,与年相差不大。

3.理赔支出增加,但不构成实质性压力

在理赔方面,主要涉及的险种包括寿险、医疗险和重疾险,根据当时保监会的报道,截至年6月23日上午9时,全国寿险公司总赔付金额为.23万元,其中身故赔付.32万元,住院医疗赔付.91万元。此次疫情以医疗险赔付居多,且国家三部委已发文明确患者医疗费用由医保和财政补助兜底,商业险赔付压力不大。财险中有关活动取消/延迟/更换场地的保险、营业中断保险、雇主责任险可能涉及理赔责任,但这些险种占比较小,总体上由于疫情增加的赔付支出对上市保险公司不构成压力。

4.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树立保险行业正面形象

针对新型肺炎多家保险公司开通绿色理赔通道,为客户高效快速理赔,同时积极投身公益活动抗击灾难,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加之全国居民健康意识的进一步提升,长期有利于保险消费群体的扩充和下沉。因此我们呼吁面对疫情对于保险标的不必过度悲观。

▉0.引言

截至年1月30日下午18时,全国范围内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数达到例,疑似病例例,治愈人数例,死亡人数例。回顾年非典型肺炎SARS,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年4月21日公布的疫情,中国内地总发病数例,死亡例,病死率6.6%。比较之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性不低于SARS,但重症和死亡率相对较低。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港股开市受挫,恒生指数本周跌幅-6%,香港保险指数本周跌幅-7%,我们复盘年非典对保险业的影响,更加明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于行业的直接与间接影响,疫情短期对于保费收入和理赔支出产生负面影响,但影响时间较短、影响金额较小,长期来看对健康险的发展以及企业塑造良好形象具有正面作用。

▉1.人身险保单销售短期受抑制,健康险得到促进

1.1寿险代理人增员与展业短期受限,但预期影响小于年

寿险大部分业务营销依靠代理人团队的直接销售,而营销员的业务拓展方式主要是进行面对面的推销。由于受到新型冠状病毒影响,公司大型的促销活动也纷纷推迟或者取消,造成保险公司个人代理业务拓展受阻。另一方面,公众普遍减少人际接触,展业人员也出于安全的考虑减少一定的活动量,尤其是对新客户的主动接触减少,以上这些均会影响保险的销售。

其次,在抗击疫情时期,保险代理人的增员与培育速度可能有所放缓。例如年非典时期,政府为减少疫情传染而相继取消了人才市场,而当时深圳新增代理人主要来自人才市场,导致寿险公司增员困难。另外各公司出于安全性考虑取消了营销员晨会、除名考核制度、培训等相关政策,保监会4月份暂停了代理人资格考试,使得代理人队伍质量提升受到阻碍。以非典期间深圳为例,年4月份新保单件,同比减少28.13%。相应地,从年2月开始,深圳市个人寿险新保业务环比和同比增长率均出现逐月下降趋势,尤其以4月份最为明显。(数据来源:保险研究《非典对保险业的影响及对策》,张响贤;陈风;孟祥腾)。从全国保费数据情况看,年3-4月非典疫情爆发时期,寿险、健康险、人身意外险单月保费增速明显走弱。

得益于保险科技的发展,我们预期此次影响要小于年,主要是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部分险企在互联网及科技领域的布局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负面影响。一方面保险代理人展业不一定要面对面,还可以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jiong.net/zdxfyzl/599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