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肺炎

第八章第二节肺炎

一、概述

(一)概念

1.概念:肺炎是指由各种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引起的肺部炎症。

2.临床特征: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湿啰音。

3.发病:占住院病儿1/3~1/2,是儿科四大疾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冬春季节多见。

(二)分类:

1.按病理分: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

2.按病因分

(1)感染性肺炎:病毒性、细菌性、真菌性、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原虫性等。

(2)非感染性肺炎:吸入性肺炎、过敏性肺炎。

3.按病程分

(1)急性肺炎:病程1个月

(2)迁延性肺炎:病程1~3个月

(3)慢性肺炎:病程3个月

4.按病情分:轻症肺炎、重症肺炎。

5.临床表现典型与否:典型性肺炎和非典型性肺炎。

支气管肺炎为儿童最常见的肺炎,多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四季均可发病,我国北方以冬春季多见。本节重点介绍。

(三)病因最常见为病毒和细菌,或细菌与病毒“混合感染”

1.细菌:肺炎链球菌多见。

2.病毒:最常见的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其次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等。

3.近年来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有增多趋势。

4.其他因素

外因:通风不良、气候多变、被动吸烟等、

内因:低出生体重、营养不良、佝偻病、先心病、贫血、免疫力低下等

二、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二)身体状况

1.轻症肺炎:大多起病急、轻症主要累及呼吸系统。

(1)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和气促。

①发热:热型不一、多为不规则发热、也可为弛张热和稽留热,早产儿和重度营养不良儿可不发热甚至体温下降。

②咳嗽:较频,初为刺激性干咳,以后有痰,新生儿和早产儿则表现口吐白沫。

③气促:呼吸急促,多发生在发热、咳嗽之后。

④全身症状:精神不振、烦躁不安、食欲减退、轻度腹泻或呕吐。

(2)体征

①呼吸增快:达40~80次/分,重者可有鼻翼煽动、三凹征。

②发绀:多出现在口周、耳周、指甲、鼻根部及肢端发青。

③肺部体征:望—呼吸运动加快、听—呼吸音粗糙、中小水泡、固定中、细湿啰音。

2.重症肺炎:除呼吸系统表现加重外,常有全身中毒症状以及循环、神经和消化等系统受累的临床表现。

(1)循环系统:受累时轻者出现心率增快,重者可出现心肌炎及心力衰竭。

☆心肌炎表现:心动过速、心音低钝、心律不齐、面色苍白。

☆心力衰竭表现:出现前5项即可诊断。

①呼吸困难,呼吸频率60/分,不能以肺炎和其他并发症解释;

②心率增快,~次/分,排除体温升高和呼吸困难;

③极度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发绀,经吸氧和给予镇静剂不能缓解;

④肝脏短期内迅速增大,超过两cm以上;

⑤出现心音低钝,奔马律,颈静脉怒张;

⑥少尿或无尿,眼睑及下肢浮肿。

(2)神经系统:轻者烦躁不安、易激惹,重者可有脑水肿,中毒性脑病。

☆脑水肿中毒性脑病表现:凝视、昏迷、惊厥、前囟隆起、脑膜刺激征阳性、对光反应迟钝。

(3)消化系统:轻者纳差、恶心、呕吐、腹泻、腹胀。

☆中毒性肠麻痹:腹胀严重、肠鸣音消失。

☆消化道出血:吐咖啡样物、柏油便。

3.并发症:金葡菌感染引起:脓胸、脓气胸、肺大泡、肺脓肿等。

4.几种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的特点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腺病毒肺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肺炎支原体肺炎

病原体

呼吸道合胞病毒

腺病毒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支原体

好发年龄

2岁,2-6月多见

6月-2岁多见

婴幼儿多见

学龄儿多见

临床

特点

起病急,干咳,低中度发热,喘憋为突出表现,很快出现呼吸困难及缺氧症状。

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发热呈稽留热型;咳嗽频繁,可出现喘憋、呼吸困难、发绀等。

起病急、发展快,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发热呈弛张热型;皮肤常见猩红热样皮疹;易并发脓胸、脓气胸等。

起病缓慢,常有发热,可持续1-3周,以刺激性咳嗽为突出表现。

肺部体征

肺部听诊以哮鸣音为主,肺底可闻及细湿啰音

肺部体征出现较迟,多于高热3-7天后才出现湿啰音

肺部体征出现较早,可闻及中、细湿啰音

肺部体征不明显,少数可闻及干、湿啰音

胸部X线

小点片状薄阴影,不同程度梗阻性肺气肿及支气管周围炎

可见大小不等的片状阴影或融合成大病灶,并多见肺气肿

小片浸润阴影、可很快出现肺脓肿、肺大泡或胸腔积液

单侧病变,呈不规则雨雾状阴影,均匀实变影;肺门阴影增浓

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总数大多正常

白细胞数正常或偏低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伴核左移

白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大部分患儿血冷凝集试验阳性

治疗

抗病毒

抗病毒

苯唑西林钠等抗生素

大环内脂类抗生素

(三)心理-社会状况

(四)辅助检查

1.血常规:病毒性肺炎白细胞大多正常或降低;细菌性肺炎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常增高,并有核左移。

2.病原学检查:可作病毒分离或细菌培养、以明确病原体。血清冷凝集试验在50%~70%支原体肺炎患儿中可呈阳性。

3.X线:早期:肺纹理增粗、透光度下降、大小不等斑片状阴影

(五)治疗原则:控制感染、改善肺的通气功能、对症治疗、防治并发症为主。

1.控制感染:确诊为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继发细菌感染者应使用抗生素。

(1)用药原则:①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药物;②选用的药物在肺组织中应有较高的浓度;③早期用药;④联合用药;⑤足量、足疗程,重者宜静脉联合用药。

(2)根据不同病原选择药物:①肺炎链球菌:首选青霉素或阿莫西林;

(3)用药时间:抗生素用至体温正常后5~7天,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后3天。

(4)病毒感染:病毒性肺炎可选用利巴韦林(病毒唑)、α-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等。

2.对症治疗:降温、止咳、平喘、改善低氧血症、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3.其他:恢复期可用红外线照射、超短波治疗等物理疗法促进肺部炎症吸收。

三、常用护理诊断

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炎症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分泌物过多,痰液黏稠、体弱无力排痰有关。

3.体温过高与病原体感染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不足、消耗增加有关。

5.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肠麻痹等。

四、护理措施

(一)改善呼吸功能

1.环境:病室环境清洁、舒适、空气新鲜、室温18~22℃湿度55%~65%、定时通风。

2.休息:卧床休息,各种操作集中进行,避免哭闹,减少刺激,降低耗氧。

3.氧疗:有低氧血症表现,如气促、发绀者应尽早给氧。一般采用鼻导管给氧,氧流量为0.5~1L/min,氧浓度不超过40%;缺氧明显者可用面罩给氧,氧流量为2~4L/min,氧浓度为50%~60%;出现呼吸衰竭时,应使用人工呼吸器或机械通气给氧。对于新生儿、婴幼儿,不主张持续高流量吸氧,氧浓度应<60%,以免氧中毒。

4.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消除肺部炎症、改善呼吸功能。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

1.采取半卧位或高枕卧位、经常更换体位、勤翻身拍背、鼓励咳嗽或体位引流。

2.协助翻身拍背以助排痰:方法为五指并拢、稍向内合掌,呈空心状,由下向上、由外向内的轻拍背部,边拍边鼓励患儿咳嗽,借助重力和震动作用促使呼吸道分泌物排出,拍背力量应适度,以不引起患儿疼痛为宜,拍背时间为10分钟,一般在餐前或餐后2小时进行为宜。

3.痰液粘稠者雾化吸入(每日2~3次,每次约20分钟)、必要时吸痰、但不宜过频。

4.遵医嘱给予祛痰剂、平喘剂。

(三)维持体温正常:严密检测体温变化(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四)补充营养和水分: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多饮水,少量多餐,必要时静脉补液,但要严格控制输液量和速度,最好使用输液泵,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五)密切观察病情

1.心力衰竭:应立即给予半坐卧位、吸氧、减慢输液速度并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

2.脑水肿、中毒性脑病:应立即报告医师,遵医嘱使用镇静、止惊和减轻脑水肿等药物。

3.观察有无腹胀、肠鸣音是否减弱或消失,观察呕吐物的性质、是否有便血,以便及时发现中毒性肠麻痹及消化道出血。

4.脓胸或脓气胸:立即协助医生做好胸穿或胸腔闭式引流的准备工作。

5.若患儿出现咳粉红色泡沫痰等肺水肿的表现,可给患儿吸入经20%~30%乙醇湿化的氧气,间歇吸入,每次吸入时间不超过20min。

(六)健康指导:心理安慰及鼓励,讲解肺炎护理要点。

刘迎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杭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后天的白癜风遗传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jiong.net/zdxfyzl/491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