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非洲猪瘟病毒喜冷怕热、喜潮怕干,气温骤降会为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创造有利条件。因此,秋冬季节,是非洲猪瘟的高发季节,养殖户急需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着手,做好非洲猪瘟防范工作。
外部因素: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
首先,加强异常猪只的监控。凡是表现为:体温升高、腹泻/血痢、呕吐、流涎、减料/厌食、体表发红、口鼻流血、流血不止、腹部等部位有出血斑,出现神经症状等,均应进行采样。样品采集之后必须尽快冷藏或冷冻,并及时送检。
其次,做好猪场日常管理工作。减少工作人员进出厂区的频率;实现场区相对封闭,禁止无关人员进出场区等等,来阻止疫情传入的可能性。
第三,做好常见多发病的防控。考虑到气温骤然下降,低温高湿环境易诱发多种常见多发病,包括:猪呼吸道疾病(支原体肺炎、胸膜肺炎等)、胃肠道疾病(大肠杆菌病、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等)及各种皮肤病(霉菌病、疥螨、葡萄球菌病等)。
内部因素:提高猪群自身免疫力
除了做好以上工作之外,还要注重提高猪群自身免疫力。免疫力是指宿主为抵抗微生物和它们的代谢产物(毒素)引起的感染而产生的抵抗力,而免疫反应是机体对外来抗原的反应。免疫是识别和排除进入机体外源物质的过程,免疫具有记忆性、特异性、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