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所指「指南」包括《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年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原则(版)》等。
传统观点怎么看?
阿奇霉素属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是快速抑菌药,能迅速阻断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致细菌生长处于静止状态细菌合成细胞壁的过程停止。
头孢菌素属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繁殖期杀菌药,作用原理是影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起杀菌作用。
传统观点认为,这两类药物具有拮抗作用,是故不能联合使用。
第9版药理学表示:繁殖期杀菌药和快速抑菌药联合应用时,由于快速抑菌药迅速抑制蛋白质合成而使细菌处于静止状态,造成繁殖期杀菌药抗菌活性减弱的拮抗作用。
杀菌药、抑菌药的常见药物及传统理论相互作用(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指南和临床实践给出了相反答案
然而,众多临床经验和研究表明,两药联用在治疗许多感染性疾病时疗效良好。
《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年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原则(版)》等也都有推荐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联用,将其列为有初始疾病、老年或住院的CAP患者的初始经验性抗感染的选择之一。
不同人群社区获得性肺炎初始经验治疗(摘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原则(版)》)
是何原因?
理论上起拮抗作用的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为什么可以联用呢?呼呼总结了众多丁香园站友们的观点,大概有这么几条原因:
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所产生的效果受如患者病理生理状况、细菌种类、数量及毒力、药物用法用量及给药时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体外试验结果并非等同于实际应用结果。
两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不同,β内酰胺类主要分布在血液中,而大环内酯类主要浓集于肺组织。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可以抑制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清除细菌生物被膜的细菌,当生物被膜被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破坏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就能发挥其强大的杀菌作用而将细菌清除,两者联合相得益彰。
大环内酯类对支原体、军团菌感染比较有效,而β内酰胺类对革兰氏阳性、阴性菌较强,两者联用能扩大抗菌谱,适用于经验性抗感染。
阿奇霉素具有独立的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能够通过抑制炎性细胞释放大量炎性介质及细胞因子,进一步修复受损组织的免疫功能,从而有效控制肺部感染患者的炎性状态。
如果仍然对这两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有所顾虑,那么也可以采用在给药顺序上先给予杀菌剂后给予抑菌剂,或在考虑有BF(生物被膜)存在的情况下,给予一个低于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和一个足量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办法,或许不失为临床上的一种妥协之策。
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当然,联用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需严格掌握适应证,以免产生耐药菌增多,毒副反应增加,二重感染等不良后果。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原则(版)》和《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年版)》中只对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需入院治疗但不必收住ICU、需入住ICU的重症CAP患者,初始经验性治疗时可选择某些β-内酰胺类药物与大环内酯类联用。如果是门诊治疗无基础疾病的青壮年,口服抗生素单药治疗即可,无需联用。
此外,在没有得到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报告前,这种有浪费药源之嫌的联合用药是相对合理的。但在获得CAP病原学结果以后,指南并不推荐将这种用法用于目标性抗感染治疗。
同行们,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好文推荐
肌注肾上腺素0.2mg,患者险些猝死!
切莫忽视!那些可能致死的哮喘并发症!
做无创机械通气,如何让患者更舒适?
咳痰长期迁延不愈,可能是这个原因...
不能用氨溴索雾化祛痰,无药可用了吗?
编辑:飞腾
投稿:xiangfeiteng
dxy.cn题图:丁香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