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山东港口现代物流剑指新未来

山东港口陆海国际物流集团开出海铁联运“洛阳—青岛”集装箱班列

山东港口陆海国际物流集团利用先进中台技术搭建“陆海通”物流服务平台

  抢抓国家及山东省重大战略机遇,搭建“大物流”平台、设计“大物流”通道、建设“大物流”中心,在服务山东的同时辐射华北及整个沿黄流域,为众多内陆地区的企业赋能助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加快建设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贡献山东港口物流力量。   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山东港口陆海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港口物流集团”)从去年在济南揭牌开始,就努力奋斗着。今年5月20日,正是山东港口物流集团揭牌一周年,笔者近日走进这家企业,探寻港口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的蝶变密码。物流集团总部抢滩济南   时针拨回到年5月20日。当天,山东省港口集团与济南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启动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济南)分拨中心项目。与此同时,旗下物流板块集团——山东港口物流集团在济南举行揭牌仪式,开始了扎根省会、辐射全国、联通世界的“大物流”逐梦之旅。   山东港口将主业之一的物流板块集团总部根植泉城,是有着重要战略考量的。山东港口地处“一带一路”海陆十字交汇点,是沿黄流域最经济便捷的出海口、RCEP协定中面向日韩和东盟的“桥头堡”,也是国内循环连接南北、承东启西的接合点。而济南作为环渤海经济区和京沪经济轴上的十字交汇点,有着东联西进、贯通南北区域特点和辐射优势,其综合性枢纽地位优势显而易见。   山东港口将物流板块落子济南,占据了拓展中西部腹地的战略前沿和参与环渤海地区合作的重要支撑,正式迈开构建辐射山东、华北和广大沿黄流域大物流网络的步伐。   “物流集团要积极融入、服务省会经济圈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好济南的区位优势,加强与省直企业、金融机构的沟通合作,推进共赢发展。”年4月16日,山东省港口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霍高原到山东港口陆海物流集团济南总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调研时,围绕高质量发展的这番阐述,进一步印证了陆海物流集团总部区位设置的战略意图。港口现代物流加快转型升级   在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进程中,山东港口物流集团作为服务国家战略、降低社会综合物流成本的重要平台,承担着整合港口物流资源、构建端到端全程物流体系、创新现代物流业态的重要使命。   山东港口物流集团自成立以来,加快推进经营一体化、业务一站式、服务一单制,形成“智慧+平台”“全程、全域、全链”的全新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山东港口物流集团已管理物流企业60余家,遍布省内的青岛、日照、烟台、威海、潍坊、聊城,省外的郑州、西安、兰州、新疆、海南等地,串联起船货代、场站、口岸查验、仓储、运输、供应链金融等全功能港口物流链条,能够为客户提供“端到端”全程物流综合服务。   思路决定出路。在揭牌成立的第一个年头,山东港口物流集团在发展传统物流业态基础上,集成多方数据资源,创新搭建“陆海通”物流平台,大力发展“智慧物流+平台物流”,构建了网络货运、多式联运、供应链综合服务、危化品、客户共享服务等物流服务平台,重点建设冷链、仓储、化工、整车、纸浆、电商等智慧物流项目。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与广大生产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实现业务结构更加优化、服务能力更加突出、品牌效应更加凸显,最大限度满足开放式、多渠道环境下复杂多变的客户需求。“出海口”搬到内陆企业家门口   要实现港口现代物流持续健康发展,助力山东港口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最终的竞争靠什么?是货源。去哪里寻找源源不断的货源?必须深入经济腹地,寻找货主用户。   山东港口物流集团成立之初,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尚未全部消散,各项配套设施也在积极完善中。可目光长远的山东港口物流人,已经把组织货源的触角伸向全国各地,把内陆港建设作为物流版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坚定不移实施“腹地战略”,加快推进内陆港及海铁联运发展,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都是山东港口的货源腹地。按照这样的市场竞争理念,山东港口物流集团统筹省内外市场,划分鲁中、鲁西北、鲁西南、鲁东及新疆、甘肃、陕西、河南8个片区,形成“一核多点”的内陆港发展格局,构建了“覆盖山东、辐射沿黄、直达中亚、南亚、欧洲”的多式联运物流大通道。随着“陆海通”多式联运平台在枣庄内陆港率先上线,山东港口物流集团加速形成“港口延伸、便捷通关、海铁联运、关港互动”的内陆港业务新模式。   “政府、路局、海关、企业、船公司,都是我们对接的重点部门,路线、价格、时间等物流要素需反复测算,所有这些工作都是我们想客户所想、办客户所需,设计提供服务最优质、性价比最高、最令客户满意的物流解决方案。”山东港口物流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常务副总经理冷冰说。   在山东港口物流人的不懈努力下,一个个带有港口功能的内陆园区相继建成,一条条联通港口和内陆的直达班列相继开通。年底,山东港口内陆港总数达到18个,班列线路达到70条,多式联运全年突破万标准箱,连续6年领跑全国。打造北方消费品分拨中心   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我国正成为全球最大和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中国“买全球卖全球”时代已到来,中等消费群体不断攀升,市场由生产者主导向消费者主导、由生产推动到消费拉动逐步过渡,消费潜力巨大,给港口现代物流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   山东港口自组建以来,紧紧把握世界消费趋势性变化新机遇,明确提出要由生产资料港向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港转型,加快打造“济青双中心、沿黄多基地”的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分拨中心格局。年4月28日,备受瞩目的济南分拨中心项目破土动工,标志着山东港口集团迈出由生产资料港向生产生活资料港转型的关键一步。而从更加宏观的视角来看,济南分拨中心项目为山东港口发力济南国际物流枢纽、融入“大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创造了提速平台。   山东港口物流集团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济南分拨中心项目是山东港口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分拨中心的核心项目,项目建成运营后,海、河、空、铁及物流园区将形成联动之势,辐射山东、华北和沿黄流域广大区域的“大物流”网络即将铺开,将依托海铁联运、网络货运、供应链金融、保税仓储等优势业务,赋能区域物流突破升级;依托智能冷库、大型电商平台及高标仓库等建设,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展望新发展格局下现代物流发展的美好蓝图,我们将以服务国家战略、推动港口发展、创造品质生活为己任,乘着‘十四五’开启的东风,加快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助力山东港口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山东港口物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志国说。   到“十四五”末,山东港口物流集团传统物流业务将实现精细化、标准化、品牌化提升,打造出全程物流、多式联运、集装箱公共管理、仓储流通综合物流、专业货种供应链五大行业领军品牌;现代物流业态将实现指数级增长,建成能力规模化、平台智能化、服务一站式、业务一单制、运营一体化的港口现代物流平台,向着业内一流、国际领先、引领创新的现代物流服务供应商这一目标奋进。

来源:大众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jiong.net/zdxfyyy/826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