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歌:桂麻姜芍草辛三,夏味半升记要谙,表不解兮心下水,咳而发热句中探。若渴去夏取萎根,三两加来功亦壮;微利去麻加荛花,熬赤取如鸡子样;若噎去麻炮附加,只用—枚功莫上;麻去再加四两苓,能除尿短小腹胀;若喘除麻加杏仁,须去皮尖半升量。
相关条文:(1)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2)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方组: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各三两,去皮)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煎服方法: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小青龙汤应用案例33则
1、浙江省薛晶医生案例:
患者:王进宝
性别:男
年龄:46岁
初诊:8月25日
咳嗽,咳痰,反复两月余,晨起及夜间咳嗽加剧。痰少,呈白色,不间断服药已2月余,仍不见好转。
查体: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缓,二便可。胃纳一般,睡眠可。双下肢无水肿。
处方:小青龙汤
方组:麻黄30g白芍30g细辛30g干姜30g炙甘草30g桂枝30g五味子30g半夏30g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以水3斤浸泡30分钟,水开后煮30分钟,分早中饭后服用。
嘱:不吃冷饮等寒凉食品和瓜子、麻辣等刺激性食品。
治疗效果:后患者5天后复诊诉,两剂后,咳嗽已停,但仍坚持服完三剂。
2、涂华新医生案例:
患者:王某
性别:男
年龄:72岁
初诊:年4月5日
哮喘70年,近20年哮喘发作频繁(2岁时因出荨麻疹时没有很好的治疗留下的病根),每次发作1月不愈,哮喘气促,15年前曾患肺结核治愈,夜间加重,不能平卧,需用西药喷药稍缓解,有痰难咯,手足冷,患者总觉得低热(36、8-37摄氏度),晨起有白痰,眠差,不渴,平素无心悸,面色黄黑,消瘦,唇暗,脉紧,无力。
辨证:正气虚,外感风寒,水停心下。
处方:小青龙汤加减
方组:桂枝45g赤芍45g杏仁20g干姜45g细辛45g制半夏45g五味子45g炙甘草45g制附子15g
煎服方法:以水三碗水开后小火煮25分钟分三次饭后温服
治疗效果:上药一剂后,哮喘减半,三剂后哮喘止。
后续治疗:后改用金匮肾气丸巩固3个月。
一年多来,哮喘没有再大发作。
3、湖南省杨波医生案例:
患者:蔡某马家桥人
性别:男
年龄:19岁
就诊日期:年8月3日
临床症状:咳嗽,咽痒不适有半月余,昨日因吃冷饮(咳嗽加重),前来求诊。舌苔白滑,脉弦紧。
处方:小青龙汤
方组:制附片30g麻黄30g白芍30g细辛30g干姜30g炙甘草30g桂枝30g五味子30g半夏30g
剂量:1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以水3斤浸泡30分钟,水开后煮30分钟,分早中饭后服用。
嘱:不吃冷饮等寒凉食品和瓜子、麻辣等刺激性食品。
治疗结果:次日来我处针灸治疗近视,告知咳嗽已基本痊愈。
4、河南省郭超杰医生案例:
姓名:郭某周口人
性别:女
年龄:2岁
初诊:年7月7日
症状:咳喘,高热。家人自述,医院,检查为心肌炎和肺炎,于是,医院,在医院期间高热不退,每天晚上十二点以后起热39度-40度。住院22天,高热不退。医院医生让家属带病人去郑州检查,一天后经人介绍来我处诊治。
查:精神不佳,没有胃口,舌苔厚白,双肺湿罗音,体温37、4度。
处方:小青龙汤加味
方组:麻黄15g细辛15g白芍15g桂枝15g炙甘草15g制半夏15g茯苓45g杏仁15g(捣)干姜15g五味子15g
剂量:两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煮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半个小时,分多次少量喂服。
嘱咐:退热药一点不能用。
治疗效果:两剂而全愈。
《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小青龙汤主之。
5、贵州省周福源医生案例:
患者:周某贵州省贵阳人
性别:女
年龄:66岁
初诊日期:年3月19日
咳嗽,气喘,咯痰清稀带泡沫状十余年,时轻时重,反复发作。每逢气候变化、油烟刺激加重。近一年病情加重,卧床不起。咳嗽频发,半卧位,咯痰多,色白清稀,气促胸满,心下压痛,面色苍白,神差,话音低。舌质淡,舌苔厚腻,脉沉细滑。省医检查报告:肺部通气功能明显障碍。
处方:小青龙汤原方原量加制附片15g
方组:麻黄45g芍药45g细辛45g干姜45g炙甘草45g桂枝45g五味子45g半夏45g制附片15g
剂量:10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煮方法:水开后再煮半个小时,分三次饭后温服。
二诊:咳嗽次数减少,咯痰量减少,气喘减轻,能起床活动,气喘减轻,能起床活动,睡觉能平卧,心下压痛未见好转,用药同前,进20剂。
三诊:咳嗽消失,无咯痰,无气喘,现坐、起睡正常,能外出活动,心下仍压痛,进大柴胡汤20剂。
方组:柴胡g黄芩45g赤药45g制半夏45g生姜60g枳实30g大黄30g大枣12枚(撕开)
煎煮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25分钟,分三次温服。
治疗效果:咳嗽,气喘,咯痰无反复,心下压痛消失,精神佳,饮食可,大便调,呼吸畅。
6、湖北省宋奎医生案例:
患者:张某
性别:女
年龄:84岁
初诊日期:年7月11日
咳嗽,气促一月,加重半月;患者于一月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咳白色泡沫痰,曾在当地治疗(具体不祥)未见好转,近半月来出现气促,动则气喘加重,不能平卧,遂来我院治疗,半月(头孢、氨茶碱,甘草片)未见好转,家属欲放弃治疗;体温36、5度,脉搏86次/分,血压/80,呼吸54次/分,端坐位,痛苦面容,张口呼吸,脉沉细,舌苔薄白,口不渴。
处方:小青龙汤加制附片去麻黄加茯苓杏仁
方组:桂枝30克干姜30克生白芍30克炙甘草30克细辛15克制半夏30克五味子30克制附片20克茯苓40克杏仁15克
剂量:五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25分钟,去滓,分三次饭后温服。
效果:五剂药服完,痊愈出院。
7、贵州省周福源医生案例:
患者:王某贵州大方人
性别:女
年龄:36岁
初诊日期:年4月25日
临床主要症状为:咳嗽,咯痰三天,咯白痰,清稀,夜间为甚,晨起加重,闻刺激性气味、油烟加重,面色苍白,精神一般,腹胀,大便不规律,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细濡。
处方:小青龙汤
方组:麻黄45克芍药45克细辛45克桂枝45克干姜45克甘草45克五味子45克半夏45克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水开后再煮25分钟,去滓,分三次饭后温服。
二诊:咳嗽明显减轻,咯痰减少,腹胀减轻
效不更方,原方三剂。
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临床治愈。
相关条文:“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8、贵州省周福源医生案例:
患者:黄某贵州惠水县人
性别:男
年龄:45岁
初诊日期:年3月19日
自诉:咳嗽,咯痰1年多,加重4天;医院中西药治疗显效不大。
查:体温正常,咳嗽夜间加重,咳痰清稀,喉中泡沫痰缠结不化,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沉濡弦。
处方:小青龙汤加味
方组:桂枝45克,麻黄45克,干姜45克,白芍45克,炙甘草45克,细辛45克,制半夏45克,五味子45克,制附片30克,生姜45克(切)
剂量:3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用冷水mL浸泡半小时,武火煮开,文火再煎半小时,分三次饭后温服。
禁忌:生,冷,酸,浓茶;绿豆及绿豆制品;发物如:鸡蛋,甜酒等。
二诊:患者咳嗽的次数和咳痰量明显减少,病情好转百分三十。
效不更方,原方六剂。
三诊:年5月6日,随访患者病情痊愈。咳嗽咯痰全部消失,一身轻松。
注:患者未遵医嘱服药,一剂药服了两天;但最终效果还是满意。
9、山东省吕滨愉医生案例:
患者:白某周村区人
性别:女
年龄:2岁8个月
初诊日期:年2月16日
就诊经历:患者因感冒医院住院治疗17天,治疗效果不佳,经朋友介绍,来此寻求中医治疗。
查:肺炎后遗症喘,有痰,无汗。
处方:小青龙汤加减
方组:制附片15克桂枝15克茯苓15克杏仁15克(捣)干姜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5克细辛15克制半夏15克五味子15克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水开后再煮25分钟分三顿饭后热服
忌:牛奶,酸奶,水果,饮料等生冷之物,绿豆及其相关制品。
效果:已痊愈
10、湖南省万绪金医生案例:
患者:李某
性别:男
年龄:44岁
初诊日期:年3月5日
自述:哮喘病十余年,长期反复输液,逐渐加重,现畏寒,咳嗽,,气喘,满肺哮鸣音,痰多稠,大便每日2一3次,溏粘;四肢凉,自汗。对多种西药过敏。
查:面色晦暗,鼻塞,右寸脉浮稍数,关脉弦滑数,尺脉细脉,左寸细稍数,舌淡胖苔白边齿痕,舌下静脉曲张瘀青。
处方:附子加小青龙汤加苏子,蝉蜕,莱菔子方组:超微附子3包(约合30克),桂枝30克,麻黄30克,干姜30克,白芍30克,灸甘草30克,细辛30克,制法夏30克,五味子30克,苏子30克,蝉蜕10克,莱菔子30克。
剂量:七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水开煎20分钟,泡超微附子,分三次饭后热服。
辅助:用超微小青龙方肺俞穴,风门穴,膻中穴穴位敷贴。
三日后来电话告知缓解
药服完复诊:气喘,汗出,唇色暗,面色暗,精神状态好转
调整处方:真武汤加干味辛
组方:超微附子4包(约合40克),生姜45克,白芍45克,茯苓45克,白术30克,干姜30克,五味子30克,细辛30克。
剂量:
服用方法:水开煎30分钟,泡超微附子,分三次饭后热服。
三诊:临床症状消失,续真武汤加干味辛预约三伏贴
11、湖南省罗泽武医生案例:
患者:喻某
性别:男
年龄:60岁
初诊日期:年3月14
自诉:咳喘,咳白痰2月余,加重5天,伴胸闷,活动后咳喘加重,张口抬肩,心慌汗出,双下肢浮肿,平素四肢冰冷,纳差,眠差,小便频量少,大便软,有慢性支气管炎,心脏搭桥术病史。
查:慢性病容,精神较差,舌淡胖苔白齿痕,脉沉细涩。
处方:制附片加小青龙汤
方组:制附片30克茯苓60克杏仁20克(捣碎)白芍30克细辛30克干姜30克桂枝30克法夏30克五味子30克炙甘草30克
剂量:五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用冷水毫升浸泡1小时,水开再煮30分钟,分三次热服。
二诊:年3月19日,咳喘,胸闷,稍有减轻,胃脘部饱胀,口中和,眠差,四肢仍凉,舌淡苔白腻脉细弦涩
调整处方:桂枝去芍加麻黄附子细辛汤
方组:制附片30克麻黄30克细辛30克桂枝45克生姜45克大枣12枚(切开)炙甘草30克。
剂量:五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用冷水毫升浸泡1小时,水开再煮30分钟,分三次热服。三诊:年3月24日患者诉咳喘好了三分之二,其他症状均较前好转,四肢也温了,自感身体轻松许多,要求继服五剂结果:电话回访,药未服完已不咳喘。嘱:服药期间均忌绿豆及制品,酸冷辛辣食品等。
12、湖南省张美华医生案例:
患者:彭某
性别:女
年龄:42岁
初诊日期:年3月24日
自诉:感冒一周,胸闷咳嗽伴头晕加重三天就诊。
处方:小青龙汤合苓桂术甘汤加附子(配合涂氏整脊手法)
方组:超微中药:附子,麻黄,白芍,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法半夏,五味子,茯苓,白术,大枣各一包,生姜30克
剂量:六剂(每天三次,每次一剂)
煎服方法:用30克生姜煎水冲服,每天三次饭后温服
即时与上述中药超微1剂,患者诉头晕胸闷大减
年3月26日来看妇科:原症状尽悉
13、贵州省刘易春医生案例:
患者:杨某
性别:女
症状:口腔内严重糜烂斑块及白色齿痕,疼痛不已,病程已有三年,经多方治疗未果,后经人介绍到本诊所就诊。
查体:舌苔滑腻,脉沉细,痛甚时口服止痛药,落下个胃病,纳差,失眠,大便时干时溏。
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效果:服用一段时间后除口腔外诸症均好转,
第二次来诊:患者停了一段时间药(约一个月)又到我诊所就诊,但这次是因为咳嗽,胸闷,咽痛,自述输液治疗一个星期,效果不好。
处方:小青龙汤
方组:桂枝45克,干姜45克,麻黄45克,白芍45克,炙甘草45克,细辛30克,半夏30克
剂量:七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水开再煮30分钟,分三次饭后温服。
禁忌:生冷腥腻之品。
再诊:一周后患者非常高兴说这次的药太好了,不但咳嗽好了,而且口腔咽炎也不痛了,我一看口腔,糜烂的的斑块好了许多,就连齿痕也只是隐隐可见了。
患者主动要了十剂小青龙汤,后来又让女儿来抓了十剂。
就这样几年的口腔糜烂让小青龙汤一个月就治好了,这叫“歪打正着”
注:之前患者口腔治不好,总怀疑是口腔癌,医院让做活检还没做。
14、福建省冉小春医生案例:
患者:吴某 晋江人
性别:女
年龄:42岁
初诊日期:年12月10日
自诉:每天早晨起床都打喷嚏,水样鼻涕,五年余,有时怕冷,特别是背部怕冷,吃了不少的药也不见好转,医院检查为过敏性鼻炎。
查:舌苔白,脉滑。
处方:小青龙汤加减
组方:制附子30克 白芍30克 干姜30克 五味子30克 麻黄30克炙甘草30克 细辛30克制半夏30克 桂枝30克
剂量:五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用6碗水烧开后用小火再煎30分钟,余下药水,分三次热服。
复诊:年12月15日患者晨起打喷嚏,水样鼻涕基本消失,吴怕冷症状。
处方:原方十五剂
后反馈以上症状已痊愈
15、湖南省万绪金医生案例:
患者:丁某 湖南湘乡人
性别:女
年龄:1岁
初诊日期:年1月21号
症状:因发热咳喘三天就诊,体温39℃,无汗,口渴,咳嗽,痰鸣音、双肺湿罗音,流清涕,精神可,指纹淡紫
处方一:小青龙汤加生石膏,紫苏子(超微各一包)方法:研末直肠给药,一天二次。
处方二:拿三克左右大椎穴透皮贴。
效果:下午复诊时热已退。
第二天复诊:肺部听诊好转。
处方:续处方一去石膏,直肠给药一天二次,加膻中穴位透皮贴。
第三天复诊:肺部听诊清晰,咳喘明显好转。
处方:续原方直肠给药一天二次,天突穴位透皮贴。
16、涂华新医生案例:
患者:仝某 唐河县人
性别:女
年龄:34岁
初诊日期:年2月3日
症状:起因于外感,经治疗后,面部疑似过敏,现仍咳嗽,颜面肿胀强涩,大范围红色斑疱疹,呈团块状发展,鼻梁部尤重,病已多日,自述几乎不敢外出,眠纳一般,二便可,舌淡红,边齿痕,舌尖有淤斑,脉迟缓。
处方1:小青龙汤加味方组:制附片30克桂枝15克麻黄15克干姜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5克细辛15克制半夏15克五味子15克
剂量:一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水开后再煮30分钟,分三次温服
嘱:禁食水果饮料等一切生冷之物
处方2: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方组:制附片15克柴胡60克党参20克茯苓20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肉桂20克磁石20克黄芩20克制半夏60克生大黄20克生姜25克(切)大枣6枚(撕开)
剂量:两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25分钟,分三次温服
嘱:停服其他药物2月9日再诊:咳止,颜面红色斑疱疹完全消失,仅鼻梁部少许红色残留
处方2三剂
17、河南省张建青医生案例:
患者:杨某 河南南阳邓州市人
性别:女
年龄:59岁
初诊日期:年2月2日
自诉:感冒咳嗽一周余,在其他诊所吃药输液7天,效果不理想经他人介绍来此治疗。
刻诊:稍有鼻塞、咳嗽伴咳吐粘痰,大小便可,舌质红,舌苔白,脉滑数。
处方:小青龙汤加味
方组:桂枝15g 生白芍15g 生麻黄15g 干姜15g 细辛15g 制半夏15g 五味子15g 炙甘草15g 黑附片15g 杏仁15g 茯苓45g 生姜20g(切)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每剂药水开再煎20分钟,分三次温服。
禁忌:绿豆、辛辣、寒凉食物
年2月6日:病情十去八九,病人甚喜,连赞效佳
继续服用三剂巩固疗效
18、涂华新医生案例:
患者:剧某河南,兰考人
性别:男
年龄:50
初诊日期:年10月14日
初诊时症状:检查示右肺小细胞癌,已化疗三次,此次为化疗后五天,胸闷,动则气喘,稍食凉物则腹泻,胫不肿,左乳外侧部压痛明显,纳差,大便日一行,小便可。舌淡红,中有裂纹,脉数。处方:小青龙汤去麻黄加茯苓杏仁痹通药酒雾化后在家按此方服用组方:制附片30克桂枝45克干姜45白芍45(炙)甘草45细辛45制半夏45五味子45茯苓45杏仁15
剂量:七剂(每日一剂)注:病人按此方在家服用了一段时间
煎服方法:水开后煮30分钟,分三次温服
再诊:年12月24日复查示病灶较上次明显缩小,眠纳可,二便可,自觉身体如未病之时,期间亦未再做放化疗,淡红舌,薄白苔,已无裂纹,脉沉迟缓。
处方:桂枝人参汤加味组方:附片15克桂枝60克炙甘草60克党参45克白术45克干姜45克
剂量:三十剂(每日一剂)
煎服方法:水开后煮20分钟,分三次温服
19、涂华新医生案例:
患者:常某
性别:女
年龄:2岁
就诊日期:年10月23日
症状:其母怀抱来诊,咳嗽,流涕,有痰,无汗,已两周,打针输液不见效果,听旁人介绍,故来寻求中医。
处方: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方歌:桂麻姜芍草辛三,夏味半升记要谙。表不解兮心下水,咳而发热句中探。
组方:制附片15克桂枝15克麻黄15克干姜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5克细辛15克制半夏15克五味子15克
剂量:二剂(每日一剂)
煎服方法:水开后再煮25分钟分三饭后热服
效果:已痊愈
20、涂华新医生案例:
患者:石某
性别:男
年龄:2岁
初诊日期:年11月6日
症状:咳嗽,气喘,半月余,一直治疗未见进退,经其母同事介绍来诊,其舌淡红,苔略白腻,指纹淡红。但见患儿端坐,闻及侯中呼吸漉漉有声,其母述遇冷加重,辩为外寒内饮之小青龙汤证。
处方:小青龙汤组方:制附片30克、桂枝15克、麻黄15克、干姜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5克、细辛15克、制半夏15克、五味子15克、茯苓45克、杏仁15克(捣)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
煎服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半个小时,分多次少量喂服。
禁忌:禁食绿豆类制品和所有水果饮料。
结果:后知一剂而咳喘大减,三剂痊愈。
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小青龙汤主之。脉证互参,辩证为外寒内饮,或内有寒饮引起的咳、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用之均有良效。
21、贵州省周福源医生案例:
患者:周某贵州省贵阳人
性别:女
年龄:66岁
初诊日期:年3月19日
咳嗽,气喘,咯痰清稀带泡沫状十余年,时轻时重,反复发作。每逢气候变化、油烟刺激加重。近一年病情加重,卧床不起。咳嗽频发,半卧位,咯痰多,色白清稀,气促胸满,心下压痛,面色苍白,神差,话音低。舌质淡,舌苔厚腻,脉沉细滑。省医检查报告:肺部通气功能明显障碍。
处方:小青龙汤原方原量加制附片15g
方组:麻黄45g芍药45g细辛45g干姜45g炙甘草45g桂枝45g五味子45g半夏45g制附片15g
剂量:10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煮方法:水开后再煮半个小时,分三次饭后温服。
二诊:咳嗽次数减少,咯痰量减少,气喘减轻,能起床活动,气喘减轻,能起床活动,睡觉能平卧,心下压痛未见好转,用药同前,进20剂。
三诊:咳嗽消失,无咯痰,无气喘,现坐、起睡正常,能外出活动,心下仍压痛,进大柴胡汤20剂。
方组:柴胡g黄芩45g赤药45g制半夏45g生姜60g枳实30g大黄30g大枣12枚(撕开)
煎煮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25分钟,分三次温服。
治疗效果:咳嗽,气喘,咯痰无反复,心下压痛消失,精神佳,饮食可,大便调,呼吸畅。
22、山东省耿志平医生案例:
患者:付某
性别:女
年龄:62岁
初诊日期:年3月6日
病史:哮喘四十多年,以前感冒加重,现半年来动则喘,严重时生活自理困难。
查:消瘦,睡眠差,动则汗出,两便正常,舌淡红苔白,脉沉细
处方:小青龙汤加减
方组:桂枝45克干姜45克生白芍45克炙甘草45克细辛30克半夏45克五味子45克制附子15克杏仁20克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水开后再煮25分钟,分三次温服。
二诊:三月九日病人自述稍轻一点
调整处方:小青龙汤加减
方组:桂枝45克干姜45克生白芍45克炙甘草45克细辛30克半夏45克五味子45克制附子15克杏仁20克黄芪45克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水开后再煮25分钟,分三次温服。
三诊:3月12日,动则喘大减,汗已不出,前一天自己洗了两盆衣服。
患者要求再服几剂,巩固疗效。
效不更方,处以二诊原方十剂。
23、河南省郭超杰医生案例:
患者:石某南阳人
性别:男
年龄:2岁
初诊日期:年11月6日
症状:咳嗽,气喘,半月余,一直治疗未见进退,经其母同事介绍来诊。其舌淡红,苔略白腻,指纹淡红。但见患儿端坐,闻及喉中呼吸漉漉有声,其母述遇冷加重,辨为外寒内饮之小青龙汤证。
处方:小青龙汤
组方:制附片30克、桂枝15克、麻黄15克、干姜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5克、细辛15克、制半夏15克、五味子15克、茯苓45克、杏仁15克(捣)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
煎服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半个小时,分多次少量喂服。
禁忌:禁食绿豆类制品和所有水果饮料。
治疗效果:后知一剂而咳喘大减,三剂痊愈。
《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小青龙汤主之。脉证互参,辨证为外寒内饮,或内有寒饮引起的咳、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用之均有良效。
24、湖南省熊芬梅医生案例:
患者:熊某
性别:男
年龄:65岁
初诊日期:年4月17日
主诉:前几天受凉后咳嗽,咳痰清稀带泡沫状,伴有发热,不思饮食,乏力,头晕头痛。
查:舌质红,舌苔白,脉滑数,大便不爽,小便可。
处方:小青龙汤加味
方组:桂枝45g麻黄45g干姜45g白芍45g炙甘草45g细辛45g制半夏45g五味子45g制附片15g
剂量:1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凉水泡30分钟,水开后煮半个小时,去上面泡沫,煮药时打开门窗及药盖,分三次饭后热服。
忌:禁食绿豆类及豆腐类制品和所有水果、饮料。
治疗效果:一剂痊愈。
医者按:当初病人要求捡三剂药,而我只给捡一剂说试一试,嘱病人应第二遍泡脚,病人说他以前吃麻黄有不良反应,这次麻黄量这么重,不敢多喝,一剂药是按4次服完的。下午就神清气爽,也能下地干活了。他妻子也感冒咳嗽,他就把煎的第二遍的药汁给她喝,他妻子也痊愈。一剂药治好两个病人,可见经方的神奇。感恩涂老师的无私奉献!感恩仲景公司的所有工作人员给我们搭建这么好的学习平台!
25、陕西省李中天医生: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肺性脑病引起的高热昏迷
患者:张某陕西省洛南县石坡镇人
性别:男
年龄:70岁
初诊时间:年12月25日19点
诊治完当天病人正准备下班,突然来了一个病人的亲属,他说:"你过去给我孩子开的咳嗽药很灵验,服用5剂半年沒有咳嗽了,这次咳嗽好几天了,因为给我父亲准备身后事不能及时来。”出于医者仁心,我顺便问:“你父亲啥病不行了?”他说,老人仅是一个打嗝,医院要求住院,住院期间院内感染,导致中毒性肺炎,引起肺性脑病,已高热(每天40度以上)昏睡7天,医院已通知病危,要求准备后事,医院。我闻言思索良久,因为我有治愈该种危重病人的经验,医院,病程又迁延了周余,害怕以后扯皮,治与不治,颇费踌躇。我想:能治惧治非大医之所为,然而轻率接诊亦非智者所为。我问:痰多吗?答:肺喉之间痰声漉漉。于是果断开处方:小青龙汤加减。
方组:附片10克麻黄10克桂枝10克干姜10克细辛10克五味子10克半夏10克白芍10克甘草10克陈皮10克云苓10克
剂量:5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嘱孩子服2剂,另3剂用来救治孩子爷爷。老人用法:3剂合为一剂,武火煎30分钟。当晚一次或多次服完(重病而急,最好一次服完)。嘱之:老人病危急,能否治好,就这一剂药了,请好自为之。
二诊:年12月28日
老人家属前来,说,前日当晚将药汤一顿服下,不久呕吐粘痰半桶,后体温恢复正常。昨天已下床,吃饭,精力胜过住院前。今日已办出院。我为周全,又劝其抓药1剂以巩固。
诊后写诗以言志:
少阴欲寐不用疑,青龙化饮最神奇。
只需阳旺阴自去,何愁人间不回春?
26、河南马强医生:小青龙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
患者:张某
性别:男
年龄:50岁
初诊日期:年8月
患者患带状疱疹,经治疗后疱疹消退,遗留神经痛十个月久治不愈。
现症:左肋部、左腋下及后背烧灼样、刀割样疼痛,日轻夜重,影响睡眠。病人自言生不如死。伴咳嗽一月余,白痰,背部寒凉无汗,口稍渴,饮水不多,舌淡嫩、水滑,脉沉迟,大小便正常。
处方:小青龙汤
方组:桂枝30g白芍30g麻黄30g干姜30g细辛30g半夏30g炙甘草30g五味子30g附片15g
剂量:3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煮方法:冷水浸泡30分钟,水开后再煮30分钟,分三次饭后温服。
三剂药后效果出乎意料,上方服完左肋、腋下、后背的灼热感、刀割般疼痛及咳嗽、白痰、后背凉等症状大减。效不更方,上方再开十二剂,折磨患者十余月的疼痛彻底治愈。
医者按:临床上治疗带状疱疹的方剂非常多,如小柴胡汤及山西一老中医的小柴胡加制川乌、龙胆草、连翘方,柴胡桂枝汤等。如果我们要按病选方,上方是最佳的治疗方案。为什么会选择小青龙汤呢?主要是患者的咳嗽、后背冷,清稀痰,这些症状说明病人胸中寒气凝结,水饮聚集,故用小青龙汤解表蠲饮、温经止痛,方证相对,故药到病除。通过这个病例再一次告诉我们,中医治的不是人的病,而是得病的人,即整体观念,不要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用小青龙汤治疗带状疱疹的神经痛,与小青龙消水肿与现代医学的带状疱疹的神经痛是神经充血水肿所致不谋而合。
27、山西省樊双平医生:小青龙汤加石膏汤治疗感冒咳痰
患者:张某
性别:男
年龄:40岁
初诊日期:年10月10日
自述感冒后引发咳嗽咳痰,刚开始痰是白色的,喉咙发痒,给予小青龙汤1剂。因病人没注意饮食,连续吃了几天的辣椒,痰变得黄稠,患者要求输液,输了五天头孢。但是效果不好,现在症状为:黄白痰相间,不易咳出,有痰鸣音,饮食可,可正常休息,口干,不愿喝水,大便干。脉沉缓,舌苔白厚(附患者舌苔图片)。
自觉还是吃中药好,遂开小青龙汤加石膏。
方组:麻黄30g白芍30g细辛30g干姜30g炙甘草30g桂枝30g五味子30g半夏30g石膏30g
剂量:5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水开后煮25分钟,分三次饭后温服,切记禁辛辣刺激食物及绿豆制品。
效果:5剂中药喝完,患者已无不适,特别开心。
方歌:小龙分两照原方,二两膏加仔细详,水饮得温方可散,欲除烦躁籍辛凉。
小编感悟:输液即使有效,也是缓解暂时痛苦。服用中药期间,忌口很重要,遵医嘱,才能少受疾病折磨。
28、河南高俊平医生:咳嗽去输液,不如喝点小青龙汤
患者:程某
性别:女
年龄:72岁
初诊日期:年10月20号
自诉:间断咳嗽四年余,干咳,无痰,无喘,无汗,偶有胸闷,心悸。食欲可,二便正常,眠好。每次咳嗽厉害时在附近诊所输液治疗,用药缓解,停药则咳。
查体:Bp:/毫米汞柱,心律:次/分,苔薄白润,质略红,脉浮紧,近日咳嗽加重来诊。西医诊断:1、慢性支气管炎2、肺心病
处方:小青龙汤原量加制附片30g
方组:麻黄45克芍药45克细辛45克桂枝45克干姜45克甘草45克五味子45克半夏45克制附片30克
剂量:三剂
煎煮方法:加水0ml煮40分钟余ml分两次饭后服用,每次ml。
二诊:年10月23号
已无咳嗽,老人拉着我的手激动的说,要不是外甥女带我来你这看,我还得受苦,太感谢你了。血压/mmhg,心律:93次/分,效不更方,上方三剂。
三诊:年10月26号
不再咳嗽,原有的腿疼也好多了,本想把血压再给她调理一下,因为患者怕喝药,也就只治疗了慢支。
近段时间,高热咳嗽的成人和孩子有风寒水饮症状者,用小青龙一剂而愈的病人特别多,不得不感慨小青龙汤的神奇功效!再次感谢涂华新老师的辛苦付出!
29、湖南省方绍加医生:经方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
患者:蒋某
性别:男
年龄:72岁
初诊日期:年3月1日
主诉:咳嗽气喘,咳吐大量白色粘稠痰,活动后加剧。
医院住院诊断为“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刻诊:咳嗽、气喘、咳吐白色粘稠痰量多,不能平卧,活动时加剧,畏寒,怕冷,时而汗出,平时六月热天常戴帽子,穿棉衣,手脚凉,精神饮食还可,大便溏小便多,夜尿三次。下肢肿,舌质淡,苔白水滑,脉浮而无力。
处方:小青龙汤加减
方药:桂枝30克干姜30克白芍30克炙甘草30克细辛30克制半夏30克五味子30克茯苓45克杏仁20克制附片15克
煎服方法:凉水浸泡30分钟,水开煮40分钟,分三次一天饭后热服。
剂量:五剂
禁忌:忌冷饮、辛辣、绿豆制品。
二诊:年3月7日患者经服药治疗,病情明显好转,咳嗽气喘减轻,能平卧,痰少了,畏寒,效不更方,原方继续吃,一天一剂。
三诊:年4月20日患者经一个多月的治疗,病情大有好转,稳定,病人高兴说:“这中药管用,只是难吃,比以前打针输液好多了,停了药也没复发,但还是畏寒、怕冷、手足凉,这个毛病没解决。
处方:真武汤加味
方药:制附片30克白芍45克茯苓45克生白术30克干姜15克细辛15克五味30克生姜45克(切)
煎服方法:冷水浸泡30分钟,水开煮40分钟,分三次一天饭后热服。
剂量:五剂
禁忌:忌冷饮、辛辣、绿豆制品。
临床感悟:患者经中药治疗,前前后后换了几个方,如:小青龙汤、茯苓四逆汤、真武汤加味等,通过近半年的治疗,二十多年的咳喘病顽疾好了,停药也没有复发。真心感谢恩师涂老师。感谢仲景中医文化传播平台的工作人员的临床指导。
30、湖南方绍加医生小青龙汤加味治疗:咳嗽流涕咽痛
患者:蒋某
性别:女
年龄:4岁
初诊日期:年9月8日
主诉:咳嗽、流涕、痰少两天患儿受凉后出现咳嗽、流涕、少痰、咽痛、日夜咳个不停。晚上无法入睡,家属要求输液治疗,体温正常,无口渴,饮食一般,大小便可。舌质淡、苔薄水滑。
辨证:外感寒邪,内停水饮。
处方:小青龙汤加味
方药:桂枝15克麻黄15克干姜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5克细辛15克半夏15克五味子15克制附片15克
煎服方法:凉水浸泡30分钟,水开煮30分钟,分多次一天饭后热服。
剂量:一剂
禁忌:忌冷饮、辛辣、绿豆制品
二诊:年9月9日患儿服完一剂中药后,咳嗽大有好转,好了百分之八十。家属非常欣慰,效不更方,再服一剂,巩固疗效。
临床感悟:患者这么严重的感冒咳嗽,二剂中药就好了,其两岁的弟弟,犯类似感冒咳嗽,同时服药也痊愈,以前这样的感冒咳嗽要输液3-5天才能好,经方的神奇,真不可思议。
31、河南许昌禄军涛医生:小青龙汤加味治疗感冒、咳痰、流涕
患者:张某
性别:女
年龄:16岁
初诊日期:高二学生年1月13日来诊患者自诉:在学校感冒低热流涕咳嗽月余,输液一周后,还是流涕咳嗽一直服用西药月余,因为学生长时间服药引起胃部疼痛难受来诊。
症状:病人,身冷恶寒,头疼不适,鼻塞流涕,咳嗽有痰,夜间咳嗽加重,胃部隐隐作痛,脉像浮弱,饮食可,大小便正常
处方:小青龙汤加味
方组:制附片15克 桂枝15克 麻黄15克 白芍15克 炙甘草15克 干姜15克 细辛15克 五味子15克,半夏15克 生姜25克切片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20分钟,分三次饭后温服。
治疗效果:第二天她妈妈打电话说因学生上学要送药不方便,就一剂药分早晚喝,她母亲高兴地说一剂喝完,胃舒服了,感冒症状,鼻塞流涕,咳嗽大减。后来电话随访说三付中药喝完病已好。
相关条文:“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32、湖南谢翅翔医生:临床验案合集患者:王某
性别:男
年龄:13岁
初诊日期:年6月10日
病况:晨起流清鼻涕,打喷嚏3个月,舌淡苔白,不易出汗。
处方:小青龙汤加附子
干姜30克桂枝30克白芍30克炙甘草30克麻黄30克细辛30克法夏30克五味子30克附子30克,15剂,先泡30分钟,水开后再煮90分钟,开盖煎分2次于早餐及中餐后温服。1日1剂。
忌生冷油腻。
疗效:5剂后症状大减,15剂服完症状基本消失,继服15剂以善后。
33、山东王桂华医生:小儿咳嗽流清涕二十余天,经方一剂就搞定!
患者:宋某
性别:女
年龄:8个月
就诊日期:年12月31日
症状:咳嗽稍喘,流清涕二十多天,医院输液8天无效,医院输液10天,未见好转。察其舌淡红,苔白腻,指纹淡红。
辨证:外寒内饮
处方:小青龙
组方:制附片30g桂枝15g麻黄15g白芍15g炙甘草15g五味子15g细辛15g干姜15g半夏15g茯苓15g杏仁15g
剂量:一剂(两天分次温服)
煎法:凉水泡透,水开再煮半小时(药液两天服完)。
禁忌:绿豆制品、水果和饮料。
效果:一剂痊愈。
仲圣经方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