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SS病毒
=EB病毒
近日,由于部分媒体的报道和转载,“kiss病毒”忽然成了家长们畏惧的对象。其实这个病毒一年四季都存在,并没有在这个即将入冬的时间忽然活跃起来哦!
还记得被亲死的宝宝吗?近年来,每年都有小孩子因感染“kiss病毒”引起其他并发症致死的新闻。这种“kiss病毒”就是EB病毒,是疱疹病毒的一种。每年有孩子感染“Kiss病毒”,但它没你想得那样可怕。
“感染EB病毒发作后的典型症状是发烧,咽痛,颈部肿痛,或伴有咳嗽流涕,症状早期很普通感冒没明显区别,所以很容易被误诊为扁桃体发炎等呼吸道疾病。”浙大儿院感染病科汪洪姣副主任医师介绍。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专家看来,亲吻对孩子们来说真的很危险,除此之外,帮孩子咀嚼喂食、共用餐具的行为,严重起来是可能致命的。
不过,家长也不用特别忧心,大部分孩子靠自己的小身板儿就可以搞定这个病毒。除了做好防护外,孩子被“kiss病毒”感染发病后及时发现并治疗就好了。
专家介绍
姓名:汪洪姣
职称:副主任医师
学历:硕士
科室:儿内科
专业特长:小儿内科、儿童感染专家。擅长儿童EB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出疹性疾病,手足口病,腮腺炎,水痘,百日咳、百日咳综合征、败血症和肺炎的诊断和治疗。
软萌新鲜的小宝宝
别随便让人亲近
“kiss病毒”其实特别常见,很多人在熬夜或者上火之后在嘴巴边上发起的疱疹,就是表现之一,而更多的携带病毒的人并没有这样表现出来。所以,大人们一定得控制好心里的亲近欲望,尽量减少亲密接触,这是对他们最好的保护。
像美国的小女孩Mariana,出生18天后就因为感染疱疹病毒引起脑膜炎,导致多器官衰竭而亡。Mariana的父母做了检查,医生确诊他俩都没有携带疱疹病毒。医生说唯一的可能,Mariana是被亲朋好友亲吻传染的疱疹病毒。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根据血清学调查,我国3~5岁儿童EB病毒vca-lgG抗体阳性率达90%以上,幼儿感染后多数无明显症状,或引起轻症咽炎和上呼吸道感染。
汪洪姣也表示,EB病毒感染发病也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全年都有发病,大部分小患者发热不会超过一周,EB病毒主要感染人类口咽部的上皮细胞和B淋巴细胞,所以相应部位会有不适感,但吃点药就能恢复正常。
“kiss病毒”不可怕
就怕家长看不出症状
在浙大儿院,被发现是EB病毒感染发病的孩子,基本是4-8岁的学龄前孩童。有些孩子都能安然度过,但EB病毒在极个别孩子身上会特别猖狂。
例如,有孩子超过两周还高烧不退,吃退热药完全压不住热度,结果转化为慢性EB病毒感染。“发展成慢性EB病毒感染就麻烦了,患儿发热可持续半年以上,预后不良,反反复复,有明显的肝脏、脾脏、淋巴结肿大,有些病例可出现脏器功能衰竭、恶性肿瘤而危及生命。”汪洪姣介绍。
感染EB病毒后症状
刚开始症状和感冒非常相似,可以是发烧、流涕、咽痛等,所以容易混淆。不过EB病毒感染还有退烧不容易、颈部不舒服的典型症状。
怎么判断会不会
发展成重症病例?
对于EB病毒,家长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不能不管不顾,也不要过分紧张”。
如果出现体温迟迟不退4、5天以上,咽痛非常严重,颈部淋巴结肿大明显,甚至有点呼吸困难,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就诊,最好要进行评估,比如检测EB病毒抗体和病毒拷贝数。
另外,经检查如果发现扁桃体有脓性渗出,肝功能受损,肝脾肿大,血常规提示不正常等,可能需要住院治疗。当然,这些严格讲都属于轻症病例,像慢性EB病毒感染和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还是极少数。
家长可以做
哪些预防措施?
1.注意卫生,教育孩子勤洗手;
2.不要让孩子和已患该病的小朋友一起玩,避免交叉感染;
3.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或密不透风的室内;
4.最好不要喂饭,成人可能是EB病毒的携带者,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传染给孩子,不要随便亲吻孩子;
5.及时增添衣物,多做室外活动,保证睡眠,有助于提升免疫力。
汪洪姣副主任医师补充,除慢性EB病毒感染等特殊情况,一般感染了EB病毒后治愈,就不会再发病,基本可以达到持久免疫的效果。
内容来源:浙江在线健康网、浙江新闻客户端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个赞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