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昨日的20道习题瞅瞅答案,看看你们做的怎样了?
1.患儿,2岁,化脓性脑膜炎,入院后出现意识不清,呼吸不规则,两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该患儿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
A.脑疝
B.脑脓肿
C.脑积水
D.脑室管膜炎
E.颅神经损伤
参考答案A
解析: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出现两侧瞳孔不等大,提示并发脑疝,由化脓性脑膜炎患儿颅内压显著升高所致。
2.患儿,男,10个月,因发热、咳嗽、惊厥来院就诊。体检:T39.8℃,咽充血,前囟平。请问该患儿惊厥的原因可能是
A.癫痫发作
B.高热
C.低钙血症
D.中毒性脑病
E.化脓性脑膜炎
参考答案B
解析:小儿惊厥的发病原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
①感染性惊厥即热性惊厥,其病因有:颅内疾病,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真菌感染等;颅外疾病,如高热惊厥、中毒性脑病(重症肺炎、百日咳、中毒性痢疾、败血症为原发症)、破伤风等。
②非感染性惊厥即无热惊厥,其病因有:颅内疾病,如颅脑损伤、脑发育异常、颅内占位性疾病、癫痫综合征、脑退行性病变等;颅外疾病,如代谢性疾病(低血钙、低血糖等)、遗传代谢性病、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脑病等)。结合题中患儿T39.8℃,高热,则可判断该患儿可能是由于高热引起惊厥。
3.患者,女性,51岁,因糖尿病需用胰岛素药物治疗,控制血糖,医嘱胰岛素4U,H餐前30分钟。“H”,中文的正确含义是
A.皮内注射
B.皮下注射
C.肌内注射
D.静脉注射
E.静脉点滴
参考答案B
解析:胰岛素要在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H”中文含义为皮下注射。
4.患者女,60岁。因肺癌晚期十分悲哀,情绪低落,消沉,有轻生念头。此时患者的心理反应阶段属于
A.忧郁期
B.接受期
C.协议期
D.否认期
E.愤怒期
参考答案A
解析:忧郁期:病情进一步恶化,治疗已经无望时,病人往往会产生很强烈的失落感,表现为情绪低落、消沉、退缩、悲伤、沉默、哭泣等,甚至有轻生的念头。根据题干可知,该患者处于忧郁期。
5.患者,男性,65岁,胃癌,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术中生命体征正常,术后回病房。护士应遵照医嘱给予该患者
A.特级护理
B.一级护理
C.二级护理
D.三级护理
E.四级护理
参考答案B
解析:一级护理适用于各种大手术后、休克、昏迷、高热、大出血等,按病情需要准备急救用品,制订并执行护理计划,每1小时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护皮肤清洁无压疮。该患者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因此术后应给予一级护理(B对)。
6.肝硬化患者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呕血来诊,最简便有效的止血措施是
A.冰盐水洗胃
B.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
C.应用双气囊三腔管
D.口服去甲肾上腺素溶液
E.静脉滴注酚磺乙胺(止血敏)
参考答案C
7.患者,男性,23岁,高热5天,怀疑败血症,需取血做血培养,其目的是
A.查白细胞数量
B.查红细胞数量
C.查心肌酶活性
D.测转氨酶值
E.查找致病菌
参考答案E
解析:取血培养的目的是查找致病菌,以便于更好地用药。
8.患者,女性,66岁,高血压病史15年,糖尿病10年,突发右侧肢体无力,说话不流利,逐渐加重2日。体检:神志清楚,血压正常,混合性失语,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右侧,饮水自右侧口角漏出,右侧上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低,腱反射低下,右下肢病理征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脑膜炎
B.脑血管痉挛
C.脑血栓形成
D.脑出血
E.蛛网膜下腔出血
参考答案C
解析:脑血栓形成多发生于有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中老年人,一般无意识障碍,起病先有头痛、眩晕、肢体麻木、无力及一过性失语或短暂脑缺血发作等前驱症状。
9.患者,女性,28岁,下肢有紫癜,无其他部位出血。血常规检查:血小板减少。应首选的检查项目是
A.抗核抗体
B.出血时间、凝血时间
C.骨髓穿刺
D.毛细血管镜检查
E.血清肌酐
参考答案C
解析:该患者是紫癜,血小板减少,查骨髓的血象是确诊的手段(C对)。
10.患者,男性,50岁,突感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伴出汗、恶心,含硝酸甘油休息后仍不缓解,临床诊断最大的可能是
A.高血压冠心病
B.心绞痛
C.心肌炎
D.急性心肌梗死
E.高血压危象
参考答案D
解析:心肌梗死的疼痛特点与心绞痛相似,心前区疼痛,主要在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但程度更剧烈,伴有烦躁、大汗、濒死感。经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D对)。
11.患者,女性,患有急性白血病,牙龈和口腔黏膜有瘀点,为该患者做口腔护理时不妥的是
A.避免棉球过湿
B.先取下活动义齿
C.每次夹紧一个棉球擦拭
D.擦洗动作轻
E.用棉球轻轻擦去瘀点
参考答案E
解析:白血病患者牙龈和口腔黏膜有瘀点时,应加强口腔护理,不可用棉球轻轻擦去瘀点,以免引起疼痛和出血。
12.患儿,男,5岁,由家长带到预防保健科接种流感疫苗。接种前,护士应特别注意向家长询问患儿的哪项近况
A.饮食情况
B.发热情况
C.小便情况
D.大便情况
E.睡眠情况
参考答案B
解析:发热患儿不可接种流感疫苗,因此,接种前应询问患儿的发热情况。
13.患儿,11个月,母乳喂养,未加辅食。近一个月出现反应迟钝,嗜睡,智力及动作发育落后,面色苍黄,最可能的发病原因是
A.铁缺乏
B.维生素C缺乏
C.维生素D缺乏
D.维生素B1缺乏
E.维生素B12缺乏
参考答案E
解析:维生素B12缺乏者表情呆滞、目光发直、少哭不笑、反应迟钝、嗜睡,智力及动作发育落后,常有倒退现象。
14.一足月儿,产钳术娩出,有窒息史。生后第2天出现嗜睡、拒乳、阵发性青紫及呼吸暂停、前囟门饱满,拟诊为新生儿颅内出血,应做下列哪项辅助检查
A.头颅CT检查
B.血生化
C.X线检查
D.血常规
E.大小便常规
参考答案A
解析:头颅CT是证实颅内出血部位和出血程度的有效手段。对于硬膜下出血、后颅凹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某些脑实质的损害,CT的诊断价值优于超声。
15.患者,男性,23岁,两周前因摔伤导致右腿胫骨骨折,进行牵引时宜采取的体位是
A.平卧位
B.侧卧位
C.中凹卧位
D.头低足高位
E.头高足低位
参考答案D
解析:头低足高位的适用范围为:①体位引流(肺部分泌物引流、十二指肠引流);②妊娠时胎膜早破,防止脐带脱垂;③跟骨或胫骨牵引时,以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D对)。
16.患者男性,56岁,患尿毒症,精神萎靡,下腹无胀满,24小时尿量为80ml。患者的排尿状况属于
A.正常
B.无尿
C.少尿
D.尿失禁
E.尿潴留
参考答案B
解析:(1)正常尿液:成人尿量~ml/次,~0ml/24小时。
(2)尿量异常:①24小时尿量<ml或每小时尿量<17ml,称为少尿。见于心肾疾病、发热、休克等病人。②24小时尿量<ml或12小时无尿,称为无尿(尿闭),见于严重的心肾疾病、休克、药物中毒等病人(B对)24小时尿量>ml,称为多尿,见于糖尿病、尿崩症等病人。
17.患者女,28岁,患类风湿性关节炎8年,经治疗关节肿痛减轻,但双侧腕、掌指关节强直、畸形、固定于屈位。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A.注意休息
B.关节制动
C.热敷理疗
D.遵医嘱用药
E.关心理解患者
参考答案B
解析:由于患者腕、掌指关节不易做到维持功能位,可借助可塑夹板固定,尤其是夜间休息时,肌肉处于松弛状态,容易加重畸形。但不是关节制动。每晚临睡时,绑上夹板,晨起先卸掉夹板,在床上适当活动,日常梳洗、早餐后,再把夹板绑上,但每天应放开2~3次,让关节适当活动(B错,为本题正确答案)。
18.患者女,30岁。产后20天出现右侧乳房胀痛,全身寒战、发热、脉快。体检:39.1℃;右侧乳房皮肤红肿明显,可扪及一压痛性硬块,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并有触痛,明确诊断脓肿形成的检查是
A.乳房X线平片
B.穿刺抽出脓液
C.乳房B超检查
D.乳房红外线扫描
E.乳房X线钼靶摄片
参考答案B
解析: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见于产后哺乳期妇女,在乳房肿块波动最明显处进行穿刺,若抽出脓液可确定脓肿形成,脓液应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19.患者女,38岁,已婚。因葡萄胎清宫术后1年,阴道不规则出血伴咳嗽、血痰2周就诊,临床诊断为绒毛膜癌,予甲氨蝶呤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脱发
B.骨髓抑制
C.口腔溃疡
D.胃肠反应
E.出血性膀胱炎
参考答案C
解析:甲氨蝶呤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口腔溃疡(c对),其次是肝损害。
20.患者女性,35岁,职员。主因双肘、腕、手指近端指间关节肿痛2年,加重2周,以类风湿关节炎收入院。对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A.手指和腕关节的X片
B.免疫学检查
C.血象检查
D.血液系统检查
E.关节穿刺
参考答案A
解析:类风湿关节炎的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有轻至中度贫血;活动期血小板增多,白细胞及分类多正常;病情活动期可有血沉增快(滑膜炎症的活动性指标)、C反应蛋白增高(炎症过程中出现的急性期蛋白,反映本病的活动性)。
(2)免疫学检查:类风湿因子(RF)在80%病人中呈阳性,与类风湿关节炎的活动性、严重性成正比。
(3)关节滑液检查:正常人关节腔内的滑液量3.5ml。类风湿关节炎时微浑浊,黏稠度降低,滑液中白细胞升高。
(4)X线检查:对监测疾病的进展、判断疾病分期很重要,其中以手指及腕关节的X线像最有价值。早期可见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端的骨质疏松;随着病情进展,关节间隙因软骨破坏而变得狭窄;关节面出现虫蚀样破坏,晚期可出现关节半脱位、纤维性或骨性强直。
未来教育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