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洛阳一定要看洛阳疾控发布中秋假期

白癜风有妙方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197040.html
                            

18日,从洛阳市疾控中心获悉,今年中秋假期面临疫情、暴雨等诸多挑战,疾控部门发布假期重要提醒。

“当前我市疫情防控态势持续向好,但是低风险不等于零风险。”市疾控中心专家朱鑫强调,郑州疫情刚结束,福建疫情又接踵而至,疫情防控不容丝毫大意。

为巩固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保障全市人民度过欢乐祥和、健康安全的假期,洛阳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

1.非必要不出行。如果出行,应先了解目的地的具体防控政策,出行前后及时报备。

2.注意个人防护。时刻保持个人防护意识,注意随身携带口罩,正确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用公筷,保持一米线,提倡电子支付。

3.旅游注意安全。尽量选择通风良好的景区景点,错峰出行;自驾游应注意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地区;

4.聚会注意卫生。少聚集,不扎堆,减少不必要的聚餐聚会,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提倡线上聚会,文明防疫,健康第一。

5.月饼美味莫贪吃。月饼内含糖及脂肪量较高,过多食用易导致消化不良,影响身体健康。

6.快递购物注意消毒。购买冷冻食品时,要选择正规市场、超市,选购时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手部直接接触冷冻食品。收取快递要消毒,避开发货地为中高风险地区的商家。

7.注意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气候变化大,注意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与新冠肺炎的叠加,及时增添衣物,出现不适及时就医,尽快接种流感、新冠疫苗。

除此之外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年中秋国庆假期健康提示!

双节临近,各地迎来旅游出行和探亲访友高峰期。为平安健康地享受秋高气爽好时节以及亲友欢聚好时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馨提示:今年中秋国庆假期,要重点做好新冠肺炎、诺如病毒肠炎、手足口病、动物传播疾病和食物中毒的预防与防范。

重点提示

1.新冠肺炎预防:

避免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特别是避免非必要的跨境旅行。

继续做好自我防护,坚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做好个人卫生,保持环境通风良好。

旅行前,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并备好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到人群聚集、空间密闭、通风较差场所。持续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可疑症状时,在做好防范感染他人措施的情况下,应及时就诊。

2.诺如病毒肠炎预防:

勤洗手。

不吃未烧熟煮透的食物和未经消毒的奶。

不喝生水。

不吃不干净的水果和蔬菜。

不接触病人、病人呕吐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污染环境。

3.手足口病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手卫生。

不与他人共用物品,不接触病人及其污染物品、污染环境,不在未经消毒处理的游泳池中游泳或玩耍。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4.动物传播疾病预防:

避免进入野禽、旱獭等动物栖息地,不接触、不食用野生动物。

尽量避免直接接触任何动物,特别是来历不明动物,发现病死动物不私自处理。

不要从活禽市场、农贸市场活禽摊档或流动摊贩处购买活禽。

不吃未烧熟煮透的动物产品。

选择新鲜、安全的动物食品原料,加工时生、熟分开。

5.食物中毒预防:

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饭店或餐厅就餐。

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

不采集、不食用不明野生菌及野生植物。

相关风险的特征及具体预防措施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主要预防措施

2

诺如病毒肠炎

诺如病毒肠炎全年均可发生,我国冬春季节高发。诺如病毒肠炎容易在学校、托幼机构、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造成短时间内多人集中发病。旅行团、游轮、度假中心也常有疫情发生,近年来我国报告了数起国内外旅行团发生的暴发疫情。

人们通常经过以下途径感染: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触摸被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后将手指放入口中、接触病毒感染者(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牡蛎等贝类海产品和生食的蔬果类也是引起感染的常见食品。

诺如病毒肠炎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多数患者症状持续2-3天后即可康复。少数病例会发展成重症甚至死亡,重症或死亡的高危人群为高龄老人和低龄儿童。

主要预防措施

注意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

不喝生水;

不吃未烧熟煮透的食物和未经消毒的奶,牡蛎等贝类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

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不吃不干净的水果和蔬菜。

不接触病人、病人呕吐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环境。

诺如病毒肠炎患者在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应进行隔离,轻症患者可居家或在疫情发生机构就地隔离,重症患者需送医疗机构隔离治疗。

被患者呕吐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环境或物体表面,应由经过培训的人员用含氯消毒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洗消毒,并立即脱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消毒清洗时应佩戴口罩以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清洁和消毒双手。

3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我国每年4-6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部分地区(尤其是南方)10-11月还会出现秋季小高峰。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

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较轻,呈自限性,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患儿发病初期常出现发热、食欲不振、疲倦或咽喉痛。发热1-2天后,在舌头、牙龈和/或两颊内侧等口腔部位出现水疱,痛感明显,这些水疱初期为细小红点,后形成溃疡。另外,多数患儿手掌、脚底会出现皮疹,皮疹通常不痒,有些皮疹带有水泡,其他部位如臀部、膝盖、肘部、躯干等也可能出现皮疹。部分病例无发热。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主要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手卫生。

在触摸口鼻前、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接触疱疹/呼吸道分泌物后、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应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绢或纸巾遮住口鼻,随后将纸巾包裹好丢入有盖的垃圾桶;

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

不接触病人及其污染物品、污染环境;

不在未经消毒处理的游泳池中游泳或玩耍。

经常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物品或物体表面,如玩具、家具等,清洁后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

患者鼻咽分泌物、呕吐物、粪便及其污染物品、污染环境,应由受过培训人员进行清理与消毒。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4

动物传播疾病

人类通过接触动物(如饲喂、抚摸、屠宰、剥食、加工等)、食用未煮熟的动物产品(如肉、蛋、奶等)、接触动物栖息地环境等方式,可能会感染上禽流感、鼠疫、狂犬病、布病、炭疽等动物传播疾病。

主要预防措施

避免进入野禽、旱獭等动物栖息地,不接触、不食用野生动物。

尽量避免直接接触任何动物,特别是来历不明动物,发现病死动物不私自处理。

不要从活禽市场、农贸市场活禽摊档或流动摊贩处购买活禽,鼓励购买集中宰杀处理好的冷鲜或冰鲜禽。

不吃未烧熟煮透的肉、蛋、奶等动物产品。

选择新鲜、安全的动物食品原料,加工时要注意生、熟分开。

5

食物中毒

5-10月为我国食物中毒高发月份。节假日期间聚餐和在外就餐机会增加,食物中毒风险也相应增加。我国内地以微生物所致食物中毒最为多见,野生菌、野生植物等其他中毒也时有发生。野生菌中毒可对人体造成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食物中毒通常进餐后短时间内急性发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腹痛以上、中腹部持续或者阵发性绞痛多见,呕吐物多为进食之食物;常先吐后泻。

主要预防措施

注意食品安全。

外出就餐时,注意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饭店或餐厅。

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不采集、不食用不明野生菌及野生植物。

不吃未烧熟煮透的食物、未经消毒的奶。

不吃不干净的水果和蔬菜。

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原料,加工时要注意生、熟分开。

(综合:洛阳网、中国疾控动态)

原标题:《一定要看!洛阳疾控发布中秋假期提醒》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jiong.net/zdxfyys/1021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