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肺炎可以通过粪便传播年,一

2月1日晚,医院透露在某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粪便中检测出-nCoV(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很有可能提示粪便中有活病毒存在。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做进一步分离病毒的研究。提醒广大市民,戴口罩的同时,要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在此次接受媒体采访时钟南山也提醒说,虽然现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主要还是通过飞沫传染,但要注意粪便传染的可能性。

而1月31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的美国首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患者成功治愈的病例中,也提到了在患者发病第7日采集的粪便样本中检出了-nCoVRNA。

年的香港,一个叫做淘大花园的小区,总计有名患者感染非典,死亡42人,是全球著名的非典重灾区。而在这个社区中,有一座毒楼:淘大花园E座。在年4月15日前的名患者中,有41%的患者居住在E座,最终的42名死难者中,也有22名是出现在这个楼。究竟是什么,让这栋楼成为了传播病毒的毒楼?在疫病面前,你的家安全吗?面临着被同楼其他住户传染的风险吗?即使足不出户,疫情能够在同一个小区传染吗年的SARS在淘大花园的传播给出了结论:可以,甚至相邻社区都有风险。

通过淘大花园的总平图我们可以看到,淘大花园总计分为4期19栋。根据4月15日名患者的分布比:有15栋的住户出现了SARS病症。

这15栋患者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其中E栋占患者总数的41%,位列第一。C栋占总数的15%,B栋占总数的13%,D栋占总数的13%,剩余18%的患者散布在11栋当中。

同一个社区出现一栋毒楼,而在社区特定区位的建筑也出现疫情的爆发,显然证明了疫情是按照某种规律在楼与楼之间传播的。

牛津大学出版的《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临床传染病》杂志在年12月刊登的一篇论文中,病毒甚至会在相邻社区传播。

研究小组同时统计了淘大花园居民、周边社区居民、以及观塘区其他区域的发病率,分析了当初SARS在社区间的传播规律。

在3月14日至19日,该区域首例病源患者来到淘大花园E座的弟弟家居住。3月31日,疫情严重的E座就被封楼。

这其中,3月24日至29日,是淘大花园E座疫情的集中爆发期。根据研究小组的调查,这个时期内发病人数与该区域总发病人数的占比分别是:淘大花园76.4%,周边社区55.3%,其他区域16.2%。

同时,淘大花园西部和北部的临近社区病例,远高于东部和南部。而疫情明显的B、C、D三栋,恰好也在毒楼E座的西部和北部。

数据在说话:疫情能够通过气流长距离传播,甚至能够影响到距离源头超过米的其他社区。

1月27日晚间,湖北日报一则“停止开窗唱国歌”的消息被大批官媒转发,其中引用了协和呼吸科范医生的建议:开窗唱歌会导致楼层间的飞沫飞散,具有危险性。

随后,这条信息也被大批网友质疑,认为是荒谬的谣言,医院呼吸科并没有范医生。双极分析师在朋友圈也见到了一些媒体朋友类似的质疑。协和有没有范医生我不了解,但疫情的远距离传播跨楼层传播是有前车之鉴的。

又一个问题来了,全国的患者那么多,为何偏偏淘大花园E座成为了毒楼呢?

这个就与淘大花园E座自身的情况相关了。从楼层平面图可以看到,淘大花园每层分为8户,总计楼高33层。

在当时,E座编号为8号的住户有73%都患上了肺炎,7号有42%的住户中招。同时10层以上的单位比例尤其之高。

为什么患者发病不按楼层按门牌号呢?

根据事后的调查,淘大花园每栋建筑都有8条直立式污水管,用于收集整栋楼同一编号的污水。这条直通整楼的排污管,将同一编号住户的命运串联在一起。

当时淘大花园的首名源头病人就曾经出现了明显的腹泻症状,而根据卫生署进行的问卷调查,除了发烧、发冷和呼吸急促等常见病症外,淘大花园约66%的患者都出现了腹泻的症状。远高于我们在其他数据看到的6-10%。

大量的非典病毒顺着腹泻排入了E座的污水渠。

难不成,楼上患者的腹泻还能够把肺炎传染给我?

目前来说,有两种比较主要的推测。

一个是污水管连接了马桶、洗手盆、浴缸和浴室的地台排水口,这些装置都有U型的聚水器,防止污水管的臭味和昆虫进入厕所。

可是,由于大部分住户是用拖把而非冲水清洗地面,所以地台的U型聚水器干涸,未能够发挥隔气作用。

混着非典病毒的臭气顺着污水管流入了整楼居民的家中。

你家地漏有臭味吗?要小心了。

在那一期间,香港政府曾经一度呼吁住户采用稀释的消毒水注入地台,补充聚水器的存水。

这个推测,一定程度上解答了为什么某些编号的房屋出现大规模疫情的状况。

但同时,香港绝大多数住房采取的都是这种U型聚水器,淘大花园的庞大毒性,必然是有存在其他原因的。

这就涉及到第二个推测,调查队发现了E座4楼污水排气管有一道裂缝。

污水排气管主要作用是平衡主污水管和分支污水管之间的气压。泄露后,含有病毒的污水点滴就被喷出了天井,在气压的作用下形成了烟雾效应,数分钟内便攀升到大厦高层并向周边扩散。

虽然并没有病毒量的论证,但这大概率是淘大花园E座成为毒楼的核心原因。

这个也是双极分析师心存忧虑的一个问题。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有探讨过,中国的社区已经开始迈入一个买得起房,修不起房的时代。

我们所居住的社区中,楼内的管道有得到良好的维修和养护吗?看着那些物业已经失灵的老旧小区,我们的心中画起了问号。

这次的病毒会因此而传播吗?

值得欣慰的一点,《TheLancet柳叶刀》1月24日发布的文章中提到,截至1月2日的确诊病例中,仅有约3%的患者出现腹泻症状。

其中一篇文章中,对两个腹泻患者的粪便样本进行了检测,目前粪便样本的病毒检测成阴性。

但是,今天深圳的数据显示,这次的新型肺炎,会像SARS一样通过粪便传播。

作为一个房地产研究者,双极分析师最终还是要回归一个房地产市场问题:如果一个社区出现大规模疫情,究竟会对房价产生怎样的影响?

回顾过去30年淘大花园的交易价格记录。在1年,淘大花园E座建筑面积平方英尺的标准户型,价格最高能达到万港币,整体价格也都在万港币以上。

在年的SARS疫情当中,淘大花园房子几乎是无法出手的。相邻区位,即使是疫情较弱的F座,跟E座也没有区别。

目前数据可查的-4年E、F座的4笔交易记录中,价格全都被困在了80-96万港币之间。

直到5年,淘大花园的房价才重回百万行列。

现如今呢?根据过去一年的交易数据,淘大花园F座同样户型的价格已经普遍突破了万港币,最高的达到了万港币每套。E座或许是由于当初的凶名赫赫,虽然价格同样暴涨,但仍然低于F座,停留在了-万港币之间。

相差近百万,这就是记忆的结果。

这次的疫情保卫战,很可能成为你所在社区的房价保卫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jiong.net/zdxfyyf/744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