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肺炎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春季多见。其中以病毒性肺炎最常见。儿童肺炎常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气管炎之后,也可一开始就患肺炎。营养不良、佝偻病、低体重新生儿、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以及患麻疹、百日咳等传染病后,因免疫力低下,更易患肺炎。了解什么是儿童肺炎?儿童肺炎种类有哪些?有助于各位家长更好的预防儿童肺炎!
什么是儿童肺炎?
儿童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多发病,此病是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不同病原体引起呼吸道感染,小儿免疫功能低下,细菌或病毒向呼吸道内部蔓延引起的肺部的炎症,以病毒和细菌引起的最为常见。患有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先天性心脏病、脑发育不全等机体抵抗力、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容易发病。北方地区冬春气候变化极大,空气干燥,也是儿童肺炎高发的重要原因。
儿童肺炎最初的症状与感冒相似,通常宝宝会持续高烧3-4天,且咳嗽和流鼻涕的情况越来越重,呼吸急促,每次呼吸时,胸部伴随下陷。但也并不是说所有的肺炎都会伴有发烧的症状,家长要警惕不发热的儿童肺炎。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得了肺炎呢?
对于一般的肺炎,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四看一听”的步骤判断:
一看发热。儿童肺炎大多有高烧的症状,且多在38℃以上,并持续2-3天以上不退。
二看咳、喘和呼吸是否困难。感冒和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喘多呈阵发性,一般不会出现呼吸困难。若咳、喘较重,两侧鼻翼一张一张的,口唇发青或发紫,则应考虑孩子已患上肺炎。
三看精神。若孩子在发热、咳嗽的同时精神状态不佳,持续昏睡或出现烦燥、哭闹等表现,得肺炎的可能性较大。
四看饮食。小儿得了肺炎,食欲明显下降,多不爱吃东西,或一吃奶就哭闹不安。孩子安静时,父母可将耳朵紧贴宝宝脊背仔细倾听,肺炎患儿在呼气时会听到“咕噜”声,这是肺部发炎的重要体征。
得了肺炎怎么办?
孩子得了肺炎,为了避免消耗体力,必须安心休息,不可四处走动。多喝开水。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忌高蛋白饮食。因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尿素,蛋白质摄入过多,排出尿素也会相对增高。而每排出毫克尿素,最少要带走20毫升水分。因此对高热失水的患儿应忌食高蛋白饮食,等到病愈恢复期时再适当补充,以提高体质。切忌滥用退热药。若孩子刚刚出现发热症状,家长就自作主张给他们用过多的退热药,不但可能造成孩子体温骤降,大汗淋漓,发生虚脱,而且还可能掩盖病情,延误治疗。
如何预防儿童肺炎?
在气温骤变的情况下,要及时为孩子增减衣物。尽量少带孩子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少和已患病的孩子接触,尽量减少感染的机会。每天从学校和幼儿园回来后,要督促孩子及时洗手,防止病菌的侵入。此阶段孩子的呼吸道黏膜还容易受过敏原刺激,继而患肺炎型哮喘,保持室内通风,空气新鲜,温度适宜,避免接触过敏原。鼓励孩子多到室外活动,以增强免疫力。家长若发现孩子有高烧、咳喘的症状,医院检查治疗。肺炎一般疗程在两周左右,恰当治疗后,一般都能恢复健康。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