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猪喘气、肺炎等流行性病症是近期较为流行的疾病之一,那么如何鉴别该病的发生呢?下面英华生物技术部将从猪喘气、肺炎的发病时间、症状以及治疗方法为您做全面介绍。 一、发病时间,流行特点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接触性空气传染,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染,以6周至6月龄猪较多发,时间上4-5月和9—11月多发,饲养与环境不良因素可以诱发,发病率与病死率变化很大。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由猪蓝耳病病毒(PRRSV)的变异株所引起,呈多路径、高度接触性传染,不分大小公母,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以高温高湿季节等恶劣气候条件下易发。 猪弓形体病:由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主要侵害3—5月龄猪,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秋冬和早春发病率最高,患病动物和带虫动物的唾液、痰、粪便、尿、乳汁、蛋、腹腔液、眼分泌物、肉、内脏淋巴结、流产胎儿等都是重要的传染源,猫和鼠类动物是天然的疫源。 急性猪肺疫: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感染,常散发于气候多变、潮湿多雨季节,环境与管理不良因素可以诱发,不论大小猪均可发病,尤以小猪与中猪多发。 猪气喘病: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为高度接触性、慢性呼吸道疾病,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生猪都可发病,发病率高,病死率低;但在新发生本病的地方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本病广泛存在,在饲养管理条件不良、猪只抵抗力降低、气候多变、潮湿雨季易多发,以断奶后仔猪最易发病。 猪丹毒: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分为急性败血型、亚急性疹块型和慢性型,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的猪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猪副嗜血杆菌病:由猪副猪嗜血杆菌引起,主要通过空气直接接触感染,其他途径如消化道等也可感染,患病猪或带菌猪(细菌存在于鼻腔上呼吸道内)是传染源;仔猪易感,尤其是断乳后10天左右易发病,年龄越小越易感;可以影响从2周龄的乳仔猪到4月龄的育肥猪,多见于5周-8周龄的猪,发病率一般在10%一30%,严重时死亡率高达50%。
二、解剖病理变化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变集中于胸肺。最急性型肺前下及后上部呈紫红肝变,附着纤维素,严重时粘连,切面流出大量血色液体;急性型胸腔内有纤维索性渗出物,血液暗红色,凝固不良,气管和支气管充满泡沫样血色黏液分泌物;慢性型肺炎区有坏死结节、硬化及粘连,心肌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可见下颌、颈、腋下、眼结膜及后肢内侧水肿;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胸腔有淡黄色清亮液体,心包积液,心肌变软肺脏可见充血、出血、肿胀、肌肉样实变;脾呈紫色,脾头肿大,切面增生,边缘有梗死灶呈锯齿状;肾脏呈土黄色,表面有针尖大小至米粒大小不一的出血点;肝脏实变,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 猪弓形体病:特征病变在肺、淋巴结和肝。全身淋巴结髓样肿大,灰白色,切面湿润,肠系膜淋巴结汪绳索状,有米粒大小的灰白色坏死灶和大小不一的出血点;肺门、肝门、颌下、胃等淋巴结肿大2倍一3倍,肺出血水肿,小叶间质增宽充满半透明胶冻样渗出物,气管和支气管内有大量黏液性泡沫;肝脏肿大呈棕红色。肾脏呈土黄色有散在小点状出血或坏死灶,大小肠有出血点心包、胸腹腔积液;体表出现紫斑。 急性猪肺疫:颈部皮下高度水肿,有黄色清亮液体呈胶冻样;颌下、咽后和左面部淋巴结充血、出血、坏死;气管内有大量泡沫样粘液;肺充血、水肿,红色肝变样,并伴发纤维素性胸膜肺炎,严重时粘连,胸腔有积液和纤维蛋白渗出。 猪气喘病:病变集中在肺部,肺尖叶、心叶中间叶和隔叶前缘呈“肉样”实变是其病变特征病变部切面湿润而致密,常从小支气管流出微浑浊灰白色带泡沫的浆性或粘性液体,随着病程延长或病情加重,病变部位的颜色变深,呈淡紫色或灰白色带泡沫的浆性或粘性液体,半透明的程度减轻,坚韧度增加,也俗称“胰变”或“虾肉样变” 猪丹毒:慢性型呈隐性感染,常见慢性关节炎慢性心内膜炎和坏死性皮炎。急性败血型病理表现以全身性败血症变化和体表皮肤出现红斑为特征,肺充血水肿,脾充血肿大呈樱桃红色。 猪副嗜血杆菌病:剖检变化表现为胸膜炎、肺炎、心包炎、腹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等,心肌坏死、心内外膜出血、胆囊萎缩、全身皮肤发绀,呈败血症表现,母猪流产、公猪慢性跛行,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呈灰白色。
三、防治 生猪呼吸道疾病的防控要坚持预防为主,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体系,实施有效的环境控制,逐步净化病原是控制生猪呼吸道疾病最有效的措施;尽可能地坚持自繁自养,封闭式科学饲养管理,提高猪群的抵抗力,增强猪群的防御机能。
保健方案:氟佑+效败毒,一针起效,3天停止用药,不伤猪。附弓链康+银翘散拌料治,当天控制,连用5-7天,效果佳。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