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的消毒方法和消毒方案

公共场所的消毒方法和消毒方案为指导、规范学校公共场所的预防性消毒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等各种流感疾病在人员聚集性活动场所的传播,特制定本方案。

一、经常性消毒措施

1.教室、实验室、办公室等公共场所应首选自然通风,尽可能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2.对地面、墙壁等表面定期消毒。

消毒时应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依次进行喷雾消毒。

喷雾消毒可用0.1%-0.2%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为-mg/L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为-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用药量:泥土墙吸液量为-ml/㎡,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ml/㎡。地面消毒喷药量为-ml/㎡,由内向外进行喷雾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分钟。

3.对经常使用或接触的物品、餐饮具定期消毒。

对人体接触较多的柜台、桌椅、门把手、水龙头等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为-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时间15-30分钟。餐饮具可用流通蒸汽消毒20分钟(温度为℃);煮沸消毒15-30分钟;使用远红外线消毒碗柜,温度达到℃,维持15分钟,消毒后温度应下降至40℃以下方可使用。对不具备热力消毒的单位或不能使用热力消毒的食饮具可采用化学消毒法。如用有效氯含量为-mg/L的含氯消毒液、有效溴为-mg/L的二溴海因溶液、mg/L二氧化氯的溶液浸泡、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分钟。消毒后清水冲洗、空干保存备用。

4.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等,亦可用除菌消毒洗衣粉和洗涤剂清洗衣物。

5.卫生间、厨房和居住的房间要经常打扫,卫生洁具可用有效氯含量为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擦拭,作用时间30分钟。

二、发现疑似甲型H1N1等各种流感病人时的消毒措施

1.对于体积较小的房屋进行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消毒时,每平方米用15%过氧乙酸溶液7ml(即每平方米用过氧乙酸1克),放置瓷或玻璃器皿中,底部用装有适量酒精的酒精灯加热蒸发,密闭熏蒸2小时,再开门窗通风。熏蒸消毒时要注意防火,还要注意过氧乙酸有较强的腐蚀性。

2.体积较大的房屋,密闭后应用0.3%-0.5%过氧乙酸溶液或3%的过氧化氢溶液,按每平方米20ml的量进行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1小时后即可开门窗通风。

3.空调系统应停止使用,整个供风设备和送风管路用有效氯为-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进行浸泡或擦拭消毒。

4.对地面、墙壁表面等进行消毒时,应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依次进行喷雾消毒。喷雾消毒可用0.3%-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为-mg/L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为-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泥土墙吸液量为-ml/㎡,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ml/㎡。对上述各种墙壁的喷洒消毒剂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收量。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ml/㎡,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分钟。

5.病人用过的餐饮具、污染的衣物若不能集中在消毒站消毒时,可在疫点进行煮沸消毒或浸泡消毒。作浸泡消毒时,必须使消毒液浸透被消毒物品,可用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为-mg/L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为-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对污染重、经济价值不大的物品和废弃物,在征得病人家庭同意后焚烧。

6.必要时对厕所、垃圾、下水道口、自来水龙头和生活污水等进行消毒。

三、各种污染对象的常用消毒方法

1.地面、墙壁、门窗:用0.3%-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为-mg/L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为-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泥土墙吸液量为-ml/㎡,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ml/㎡。对上述各种墙壁的喷洒消毒剂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液量。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ml/㎡,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分钟。

2.空气:房屋密闭后,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溶液7ml(1g/m3),放置瓷或玻璃器皿中加热蒸发,熏蒸2小时,即可开门窗通风。

3.衣服、被褥、书报、纸张: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分钟,或用流通蒸汽消毒30分钟,或用有效氯为-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不耐热的毛衣、毛毯、被褥、化纤尼龙制品和书报、纸张等,可采取过氧乙酸熏蒸消毒。熏蒸消毒时,将欲消毒衣物悬挂室内(勿堆积一处),密闭门窗,糊好缝隙。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7ml(1g/m3),放置瓷或玻璃容器中,加热熏蒸1-2小时。或将被消毒物品置环氧乙烷消毒柜中,在温度为54℃,相对湿度为80%条件下,用环氧乙烷气体(mg/L)消毒4-6小时;或用高压灭菌蒸汽进行消毒。

4.排泄物和呕吐物:稀薄的排泄物或呕吐物,每ml可加漂白粉50克或有效氯为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0ml,搅匀放置2小时。无粪的尿液每ml加入干漂白粉5克或次氯酸钙1.5克或有效氯为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ml混匀放置2小时。成形粪便不能用干漂白粉消毒,可用20%漂白粉乳剂(含有效氯5%),或有效氯为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2份加于1份粪便中,混匀后,作用2小时。

5.餐(饮)具:首选煮沸消毒15-30分钟,或流通蒸汽消毒30分钟。也可用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为-mg/L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为-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6.食物:瓜果、蔬菜类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0分钟。病人的剩余饭菜不可再食用,煮沸30分钟,或用20%漂白粉乳剂、有效氯为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2小时后处理。也可焚烧处理。

7.盛排泄物或呕吐物的容器:可用2%漂白粉澄清液(含有效氯0mg/L)或有效氯为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或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分钟,浸泡时,消毒液要漫过容器。

8.家用物品、家俱: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为-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喷洒或擦洗消毒。

9.手与皮肤:用0.5%碘伏溶液(含有效碘0mg/L)或0.5%氯已定醇溶液涂擦,作用1-3分钟。也可用75%乙醇或0.1%苯扎溴铵溶液浸泡1-3分钟。必要时,用0.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或用0.2%过氧乙酸棉球、纱布块擦拭。

10.运输工具:车、船内外表面和空间,可用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为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至表面湿润,作用60分钟。密闭空间,可用过氧乙酸溶液熏蒸消毒。对细菌繁殖体的污染,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7ml(1g/m3),对密闭空间还可用2%过氧乙酸进行气溶胶喷雾,用量为8ml/m3,作用60分钟。

11.垃圾:可燃物质尽量焚烧,也可喷洒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作用60分钟以上。消毒后深埋。

12.疫点内的生活污水,应尽量集中在缸、桶中进行消毒。每10L污水加入有效氯为0ml/L的含氯消毒溶液10ml,或加漂白粉4克。混匀后作用1.5-2小时,余氯大于6.5mg/L时即可排放。

备注:

过氧乙酸:有刺激性气味,并带有乙酸气味;对金属类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对纸、木塞、橡胶和皮肤等都有腐蚀作用;易挥发;在-20℃也会爆炸,超过45%的浓度易引起爆炸,遇高热、还原剂或有金属离子存在就会引起爆炸,具较强的火灾危险性。

过氧乙酸是一种比较危险的消毒液,储存和使用不当会烧伤皮肤,甚至引起爆炸。最近,北京、医院就收治了几例因过氧乙酸使用不当而造成的烧伤和炸伤的病人。医院控制感染科主任吴明说,过氧乙酸原液为强氧化剂,在配制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药液溅到皮肤和眼睛里。同时,过氧乙酸具有很强的挥发性,散装时不要太满,容器的盖不能太紧。

毒理学数据:有毒,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眼直接接触液体可导致不可逆损伤甚至失明,吞咽可致命,吸入后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炎症、水肿、痉挛,化学性肺炎、肺水肿。接触后可引起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致突变性:DNA损伤:鱼多种途径0.61mg/L(连续20d)

二溴海因:含溴消毒剂。二溴海因对皮肤具有强刺激。在操作过程中,接触人员应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如需接触大量的二溴海因,最好佩戴防毒面具,避免吸入。二溴海因在水中水解主要形成次溴酸,以次溴酸形式很快释放出溴。溴在液态时是没有毒的,而溴极易挥发,一但成气态,就有毒性了,所以不宜多用。

二溴海因对细菌繁殖体的杀灭效果较好,而对细菌芽孢的杀灭效果并不理想,作用速度缓慢,这与某些报道不尽相同。对于枯草杆菌芽孢采用0mg/L,60分钟杀灭对数值5.0。由于二溴海因为白色结晶块状,在水中的溶解度低,限制了其在水中的最高浓度。在某些方面与含氯消毒剂相比仍有一定的缺点。消毒效果超过次氯酸钠,但不及次氯酸。

环氧乙烷:一种有毒的致癌物质,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将环氧乙烷列为一类致癌物。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刺激剂和原浆毒物。急性中毒:患者有剧烈的搏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和呕吐、流泪、呛咳、胸闷、呼吸困难;重者全身肌肉颤动、言语障碍、共济失调、出汗、神志不清,以致昏迷。还可见心肌损害和肝功能异常。抢救恢复后可有短暂精神失常,迟发性功能性失音或中枢性偏瘫。皮肤接触迅速发生红肿,数小时后起泡,反复接触可致敏。液体溅入眼内,可致角膜灼伤。慢性影响:长期少量接触,可见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燃爆危险:该品易燃,有毒,为致癌物,具刺激性,具致敏性。

碘伏:是外用药,禁止口服。碘伏稀溶液毒性低,无腐蚀性。但稀溶液不稳定,需要在使用前配制,避免接触银、铝和二价合金,因为对金属有腐蚀力。正常使用时对粘膜有明显刺激作用。少数人有过敏反应。误用反应:口服过量可发生腐蚀性胃肠炎样症状,有呕吐、呕血、烧心、便血等征候。严重可发生休克。高浓度碘伏接触皮肤和眼睛可引起灼伤、溃疡等。

乙醇:俗称酒精,易燃、易挥发。70~75%的酒精用于杀菌,研究表明,乙醇不能杀死细菌芽孢,也不能杀死肝炎病毒(如:乙肝病毒)。故乙醇只能用于一般消毒,达不到灭菌标准。

苯扎溴铵:季铵盐类消毒剂。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类杀菌剂,能改变细菌胞浆膜通透性,使菌体胞浆物质外渗,阻碍其代谢而起杀灭作用。对革兰阳性细菌繁殖体杀灭作用较强,对铜绿假单胞菌、抗酸杆菌和细菌芽胞无效。能与蛋白质迅速结合,遇有血、棉花、纤维和其他有机物存在,作用显著降低。如误服可发生胃肠刺激、烦躁不安、肌无力、发绀、痉挛等症状,严重者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亦可引起变态反应性结膜炎、视力减退和接触性皮炎等,毒性比洁尔灭低。

以上消毒产品均不能空气动态消杀。

Disinpowerò帝森能量消毒液弱酸性次氯酸可以取代以上全部消毒产品,更安全、更有效、更环保:摘录自《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第二版)》

弱酸性次氯酸指原液含有稳定次氯酸分子的水溶液。是一种新型的高效消毒剂。其特点是杀菌谱广、杀灭力强、安全性高、环保性好。

次氯酸水能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和芽孢等。应用悬液杀菌试验,消毒剂与菌悬液比例为:1时,有效氯含量为50mg/L的次氯酸水,在室温下对弯曲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白癣菌、革兰氏阴性需氧杆菌的杀灭时间均小于15s;在40℃时,对黑曲霉菌、枯草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时间小于30s。同样的室温条件下,有效氯含量50mg/L的次氯酸水15s即对流感病毒、诺如病毒灭活。添加有机物的悬液法定量灭杀试验,有效氯含量mg/L的次氯酸水10min~20min对枯草菌黑色变种芽胞的杀灭对数值大于5。

完全无毒无害:急性经口毒性属实际无毒级;急性吸入毒性属实际无毒;急性眼刺激性、多次完整皮肤刺激性、一次破损皮肤刺激性均为无刺激;未见皮肤变态反应(即致敏率为0);染色体损伤毒性为阴性。

Disinpowerò消毒液不仅灭菌消毒表现卓著,在除臭方面更是一枝独秀。摘录自日本有关研究报告:

DisinpoweròH+微优势次氯酸消毒液的除臭原理:

?杀死制造出臭味的细菌,达到消除臭味的作用

?能有效中和烟油味

?以化学反应中和臭源

Disinpower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的好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什么地方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jiong.net/zdxfywh/419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