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丨井下炮烟中毒预防及应急救援

井下爆破,易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如果井巷作业空间狭小,通风不足,工人违规操作等,极易造成炮烟中毒,轻者表现为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或支气管炎症状,重者为中毒性肺炎、中毒性肺水肿、脑水肿,若抢救不及时,可因脑水肿、呼吸衰竭而死亡。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在国内外的爆破工程中,炮烟中毒的死亡事故占整个爆破事故的28.3%。可见有毒气体是造成井下死亡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须对此予以足够重视。

炮烟成分

矿井下炮烟为TNT炸药爆炸后所产生的烟雾,为混合性有害气体,主要成份是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如二氧化氮),除此之外还含有硫化物(如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另外爆破还会产生大量粉尘。

中毒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会出现一氧化碳中毒和氮氧化物中毒综合表现。

1)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视物模糊,口唇、指甲、皮肤粘膜出现樱桃红色、昏迷等机体缺氧症状,重者出脑水肿

2)呼吸系统症状,出现咳嗽、痰中带血丝、气急等,肺部可闻及啰音和哮鸣音。重者出现极度呼吸困难、咳白色或血性泡沫痰、双肺大量湿性啰音、昏迷,并发严重气胸、纵隔气肿或严重心肌损害等,最后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不管一氧化碳中毒,还是氮氧化物中毒引起的肺水肿都出现迟发性症状,即中毒者表面上症不是很症,但经过一段时间后,病情急转之下,如一氧化中毒在2~60天的“假逾期”后,出现迟发性脑病,氮氧化物中毒会在1?3天后,出现的迟发性肺水肿,因此对于中毒者必要时,要进行充足时间的临床观察。

炮烟中毒预防

1、正确选择爆破许用炸药

1)要求所选炸药组分设计合理,产生有害气体的量少。

2)爆炸反应为零氧平衡或接近零氧平衡。

3)要注意对炸药的妥善保管和性能检验,因为受潮变质和严重硬化的炸药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

2.加强矿井通风和洒水

1)良好的通风,不仅给工作人员提供新鲜空气,也是清洗和冲淡爆破后空气中有害气体的重要措施。因此要加强通风管理,减少漏风,保证有足够的风量。掘进工作面要靠局部通风机通风,并且禁一台通风机同时向两个工作面供风。

2)洒水一方面可把溶解度高的NO2、N2O4与N2O3转变为亚硝酸与硝酸,另一方面亦有助于把难溶的氧化氮从碎石堆或岩石缝里驱逐出来,以便随风流出工作面,水中加上一定浓度的碱性溶液如石灰石与苏打水可提高净化效果。

放炮前后,在放炮地点20米范围内充分洒水,以便吸收、溶解放炮产生的有害气体和岩石粉尘,净化空气。

3)爆破后,经通风除尘排烟确认井下空气合格、等待时间超过15min后,方准许检查人员进人爆破作业地点。

4)一次爆破的炸药量,不应超过通风机的能力,因为风量不足时,炮烟不易冲淡。

炮烟中毒应急

存在爆破的矿山企业,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炮烟中毒事故应急预案》,针对中毒人员的救治制定《炮烟中毒职业病危害事故专项预案》,定期开展炮烟中毒应急演练。

救援及处置措施:

(1)危险区域的局部风扇保持开启。

(2)救援人员在进入危险区域前戴上防毒面具、自救器等防护用品。

(3)必要时给中毒者戴上防毒面具、自救器,迅速把中毒者移到具有新鲜风流的地方,静卧保暖。

(4)中毒者还没停止呼吸或者呼吸虽已停止但心脏仍在跳动,先清除中毒者口腔、鼻腔内的杂物,使呼吸保持通畅以后,进行人工呼吸。

(5)对心脏跳动已经停止的遇险者,应迅速进行心脏胸外挤压,同时进行人工呼吸。

决策建议:

(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精神,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多措并举,科学施救,千方百计营救被困人员,全力救治伤员,严防次生事故发生。

(2)应根据有毒气体的种类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3)封锁事故现场和危险区域,防止发生二次中毒事故。

(4)恢复作业前应对现场采取通风、洒水等清理措施,排除险情。

(5)现医院进一步医治,防止出现后遗症。

来自:国家安监总局宣教中心/ABC安全,感谢作者

赞赏

长按







































小孩白癜风
治疗白癜风费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jiong.net/zdxfywh/11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