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沈蒙和通讯员戴欣怡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这几天,你是不是也被这几句话刷屏了?被疫情搅得有些恍惚的我们,这才发现:汉语原来这么美,又这么有力量。
——※※——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全国各地纷纷向武汉捐献助物资,许多国家也给予了宝贵援助。日本政府和日本许多地方、企业向中国捐赠防疫物资,而在物资箱外附着的一句句诗句也让人动容。
诗词的力量让人心暖,也有网友称,这体现了读书的重要性。如果让你也用古诗词来给运输物资写标语,你会想到哪几句诗?
前几日,杭州高新实验学校八年级的语文网课正好上到《诗经》,网上关于日本应援物资箱上贴的诗句,正讨论得热火朝天。学校语文老师以新闻为契机,给学生布置了一项有趣的作业:
给不同地区开往湖北运送援助物资的运输车创作标语,要求体现地域特色,文辞典雅,语句工整,标语后面还要写明含义、出处、设计理由等。
仔细看要求,这道题的要求难度可不低,相当于让学生根据地域自己创作诗词。八年级的学生会写出什么样的诗句呢,一起来看看——
风起云涌浪滔天,扁舟共济与君同
前一句写钱江潮水景象,也指此次疫情严重,后半句摘自唐朝孟浩然诗《渡浙江问舟中人》: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郑禹从)
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
出自白居易的《夜闻贾长洲崔湖州茶山境会想羡欢宴因寄此诗》。江苏武汉两州界,不同地域但同一颗心。江苏作为第一个派遣医疗团队赶往武汉,可谓是一腔热忱,在手术灯前合作,愿换来一个美满安详的春天。(黄静睿)
燕山寒影落高秋,北折榆关仍依旧
在深秋寒冷时,榆关大海仍像从前那样滚滚流,体现了河北人民在危难时期不慌乱,仍有共渡难关的必胜决心。(鲍扬熙)
千里鹅毛意不轻,瘴衣腥腻齐鲁容
出自黄庭坚“千里鹅毛意不轻,瘴衣腥腻北归容”。“齐鲁”指的是山东,“千里鹅毛”指的是物资,正因为这份关心和期盼,送去武汉的物资显得更加贵重,饱含情意!(蒋昊延)
忧国忘家,捐衣济难,上海之志也
出自曹操《求自诚表》,原文为“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衣”只体现出了捐赠物资为防护服,“上海”二字则体现出了赠出方,句子简短精炼,朗朗上口,极易记背。(胡乐天)
蓬莱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蓬莱”指的是日本,“寄”指的是寄送医疗物资,“一枝春”则蕴含着美好的祝福。化用了“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桑乐山)
天堑尾绣茉莉花一朵,满园春樱看花者千人
“天堑尾”指的是长江,长江下游江苏文化最盛,有著名的民歌《茉莉花》,而武汉的樱花也十分出名,“看花者”化用自杨巨源《城东早春》:“若待林上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对春天的期待,也是我们对战胜疫情的期盼。(张若雨)
抗疫百战穿金甲,不破新冠终不还。
出自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原句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大意为,在漫漫黄沙中虽已身经百战,连铠甲都磨穿了,但若不彻底打败敌人,绝不返回。将“黄沙”改为“抗疫”,代表这次的战场绝非沙漠,而是抗疫前线,敌人则是新冠状病毒,体现出后方人员对前线的医护人员的信心与支持。(马歆晴)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江明月一江风
出自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原句为“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改编后表达了对防疫志愿者的关心,而且“江”还可以指代江苏或连接江苏和湖北的黄河。(徐子涵)
杭州高新实验学校语文教研组长郑金平告诉钱报记者,最近八年级语文的网课上到《诗经》章节,以新闻热点为切入口,给学生布置了这个作业,让初中生也试着把诗词融入生活中。
“上网课,调动起学生积极性很重要。尤其语言学习,更多是需要面对面的热情来渲染,我们也在思考网课该怎么克服这些问题。”郑老师说。
除此之外,古老的《诗经》,对许多同学来说,也不算太熟悉。“包括最近很‘火’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其实就是出自《诗经》。这些美好的古诗词不应该是高悬在空中,怎么把诗词运用在现实生活中,这也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而这次布置的作业,效果让郑老师很满意。学生大多选择原创诗句,或者化用,许多回答都让郑老师眼前一亮。
因为题目比较新鲜,学生们也很有兴趣,还会去查阅资料,化用古诗词改编,其中还考虑到要包含各地特色、地方典故等。“这也是很好的一种语言学习机会,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
日本抗疫物资上的诗句,其实还引起了另一种讨论的声音——汉语这么美,人家开口就是唐诗宋词,而我们只会喊“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听上去是不是很“没文化”?
对于这个问题,杭州高新实验学校的学生们也进行了探讨:“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和“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两种语言使用孰优孰劣?
而在学生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到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争锋:
“简洁派”的同学认为,“武汉加油”四个字铿锵有力,更能起到振奋人心的作用。
·诗句再典雅,再巧妙,可能都不及一声加油来得铿锵有力,来得激情澎湃。
“武汉加油”就像是将军在战场上大喊“兄弟们,冲啊“般的鼓劲。可谁见过文人在军队冲锋时,双腿盘起,优雅烧上一壶茶、点上一柱香,随后轻声慢道出一句诗来为军队助威的?
中国的疫情此时可能并不需文采蕴味,我认为那一声加油已经完美地喊出14亿人的共同心声——我们要的是激情,是斗志,是热血!(吕一非)
·有时别人在你有困难时,说一句“加油”可以比别的话胜过倍。而且在现在的情况下,我们需要鼓励与支持。我们中国虽然有钢有柔,但是现在,得用“钢”来与疫情做斗争。我们需要的是简单明了,坚定十足的“加油”,而不是温柔的诗情画意。(郑心源)
·这次冠状病毒来的很突然,让我们在第一时间有点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来表达,会体现得不紧急、不鼓舞气势,无法给人一种必胜的信念与战斗到底的力量。(张颢瀚)
“文艺派”的同学认为,用语通俗的确没问题,但肚子里还是要有墨水,学会运用中华文化的瑰宝,既能通俗,也要“雅”得起来。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句话是日本送往中国的物资上写的标语,用词典雅而有意蕴。但这也跟“武汉加油”形成正面对比,我们的标语的确通俗易懂,一眼就能看出表达的意义,但身为日本公民,他们却用中国文雅的笔锋宛转写出来了。
这也从侧面旁敲了一下我们,这不应该是我们最擅长的东西吗?为什么我们却不知道怎么运用独有的文化瑰宝?
相比振奋人心的“武汉加油”,不如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用中华文化瑰宝来表达对战“疫”的支持!(来佳怡)
·一句气势磅礴的“武汉加油”,能直接给人直达心灵的鼓励与慰藉,使人充满斗志与力量。但“武汉加油”的不足之处也恰在过于简洁,一句话,就单单抒发了豪迈之情,不加任何修饰,似乎过于简单粗暴。这种过于简明有力的应援口号,也不利于个人细腻情感变化的表达。(申屠雨沛)
也有同学认为,雅语和俗语都各有特色,语言不分高低贵贱,不必计较孰优孰劣,雅俗共赏更好。
·两种文字各有特色。很多人说引用古文就是有文化,看不懂的就是高深。那么简单有力的“武汉加油”怎么就不说话我国文化的象征?通俗简单到老人、小孩都能有力地喊出来并理解,这四个字也是我们凝练下来的汉字。
这样简单而又直击人心的口号,雅俗共赏的一段文字,怎就成了“没文化”的代表?“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确实优美对仗,但这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没有高低贵贱——这都是我们中国的文字,都是我们在困境中寄予武汉的美好希冀。(葛羽萱)
·不同的语言风格有不同作用。“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类标语就更适合书面,引经据典使内容更高级,也能表达诚挚祈愿。但要论扣口号,“武汉加油”更直击人心,喊起来有气势,适用于“阵前助威”等场合。(徐子涵)
——※※——
“武汉加油”铮铮有力,是最直白的鼓励;“风月同天”优美隽永,是最贴心的共情。文字之美,美在真诚,美在走心。这些文字,和“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一样美。
同气连枝,珍重待春风。
“同气连枝”比喻同胞的兄弟姐妹,出自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珍重待春风”表示人们熬冬盼春的心情,出自《九九消寒图》。
同情相成,日亲日近。
“同情相成”指有共同志趣,利害关系一致的人互相帮助把事情办好,出自周·姜尚《六韬·武韬·发启》。“日亲日近”指经常在一起就越来越亲近,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
千里不辞行路远,时光早晚到天涯。
出自唐朝张祜《破阵乐·秋风四面足风沙》,别怕路途遥远,总有一天会到达目的地,胜利就在前方。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出自唐代诗人杨巨源《城东早春》,诗句流露出对春天清光丽景的期盼。这何尝不是我们对早日战胜疫情的期盼呢?立春已过,用不了多久,武汉的樱花就要开了。
天台立本情无隔,一树花开两地芳。
这两句出自清末近现代初诗人巨赞赠日本僧人的诗,以一树花开两地芳香寓指情意不分地域。
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
出自南宋诗人陈刚中《阳关词》,意指五湖四海都是兄弟,无论在何处相逢都该亲密,并不一定非要是以前的朋友。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意思是:只要彼此互相了解、感情深厚,便没有距离远近之分,即使相隔万里,也如同邻居一样亲近。
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
出自《吕氏春秋》,意思是:大家拿着弓箭,共同射向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没有射不中的。当下,全国勠力同心,共同努力,便一定可以战胜疫情。
急难有情,情有馀兮。
出自唐玄宗李隆基《鶺鴒颂》,指危难之下见真情,而且真情还很多很多啊。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出自唐朝李白《行路难》,意思是:尽管现在前方困难重重,但早晚我们会乘风破浪,到达理想的彼岸。对于疫情,我们也抱有同样的信心。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写给友人白居易的,也作共勉。人事全非,但诗人向前一步,打开了一番敞亮的光景: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低沉,读罢振奋。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出自《诗经·卫风·木瓜》,意思是:你将木桃赠予我,我拿美玉作为回报。不是为了回报,而是为了长久交好。
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
出自唐朝张九龄《答陆澧》,意思是:虽然山路崎岖遥远,纵使大雪厚积,也要前往拜访。在这次疫情中,我们也感受到了许多这样“不辞山路远”的情谊。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出自唐朝白居易《夜雨》,意思是:我所想的人与我相隔,我日日思念,我所感的事让我愁肠百结,我夜夜思量。疫情之下的大多数国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这些诗句中,你最喜欢哪一首?
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