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瞧这一家子抗疫故事鹿鸣新闻

齐齐哈尔市富裕县富海镇富胜村,有这样一个家庭,夫妻双方都是村里的医生,女儿是齐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可以说是个医护之家。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中,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始终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谱写了一曲“全家三口齐上阵,不战胜疫情不收兵”的英雄战歌。

前不久,许多新闻媒体先后对于剑波一家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虽然疫情还没有结束,富裕县委对于剑波一家的事迹就给予了通报表扬。为了更加深入地对于剑波一家事迹进行了解,我利用几天时间对于剑波一家三口人进行了采访。

于剑波今年49岁,年在富海镇中学读书,初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富裕县卫校。在校学习期间,结识了来自讷河市六合镇灯塔村的同学徐红梅,两人初次相识,就一见钟情。徐红梅个高苗条,面目清秀,说话总是笑容满面,有一种北方女子的气质。于剑波眉清目朗、仪表堂堂,也是个标准的北方小伙。在一起同窗三年,虽然心中都有爱慕之情,但都没有表露出来。

战“疫”一线的于剑波

年毕业后各自回老家,两个人先后考上了国家执业医师,于剑波的父亲是村里的老中医,看儿子学业有成,就把村医的位置让给了儿子,从此于剑波成了村医。徐红梅也不甘人后,回村后也当上了村医。两个人虽然不在同一个地方,但都一心一意要当好村医,为百姓服务,完成自己的使命。

年8月20日,于剑波突然接到同学打来的电话,他叫宋欣利,邀请于剑波参加婚礼,宋欣利的女友叫陈静,他们都是在富裕县卫校读书时的同学,于剑波很高兴地接受了邀请,借此机会还能会会久别的同学们。他还特意打听一下,同学们都谁参加,当他得知徐红梅也去时,心里就甭提有多高兴了。

婚礼那天他提前几个小时就赶到现场,在酒桌上除了贺喜之外,同学们更多的时间是相互汇报自己的工作。在大家谈得兴高采烈时,宋欣利突然问起于剑波:“你处女朋友了吗?”于剑波不好意思地回答:“还没抽出时间处呢。”“你年龄不小了,不能只顾干工作啊!再不处,好的姑娘都让人家领跑了。”宋欣利早就知道徐红梅也没处对象,便瞅着徐红梅说:“今天我给你们俩当红媒你看怎么样?”同学异口同声地说:“好啊,太好了!”都鼓起了掌。弄得两个人的脸红得像熟透的苹果。其实两个人心中早就埋下了爱情的种子,这次让宋欣利给破了土。那次婚礼后,两个人相处不到一年,就结为伉俪。

结婚后两个人共同经营富胜村卫生所,年以来他们又先后到齐齐哈尔市医学院脱产学习三年。于剑波在医学的道路上刻苦学习,不断努力,年考上了国家执业药师。那一年徐红梅因得了甲状腺癌,医院做了手术,遗憾没能参加考试。

只有掌握一定的医学技术,才能为村民们看好病、服好务,这是两个人共同的理念。在工作期间,他们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不管刮风下雨,不管白天黑夜,随叫随到,为病人精心治疗、耐心护理,深得村民们的好评。由于工作出色,年那年于剑波刚好31岁,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时隔两年后徐红梅也入了党,小两口在医术上是你追我赶,在思想进步上更是比翼齐飞啊!

俩人成家后,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叫于婧睿,今年26岁,由于受父母的影响,高中毕业后也选择了护士专业,现在是齐齐哈尔附属二院重症监护室护士。二女儿叫于婧桐,今年14岁,正在富裕县第二中学读书。一家四口,两个女儿优秀可爱,夫妻感情和睦,可以说是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

主动请缨战疫情

于剑波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从年医院进修,主要学习心脑血管治疗。年1月20日他听老师艾云龙说,为了应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县医院要成立发热门诊,正在招聘大夫,已经几天了,还是没有人报名。他得知这个消息后马上和老师说:“给我报上吧!”艾老师很关切地对他说:“你想好了,这个岗位要接触被病毒感染的人,可有危险啊!”他拍拍胸脯很自信地说:“老师,我是党员,我不怕。”艾老师从院里拿来一份请战书,他毫不犹豫地在上面签了名字,并摁上了红手印,表明他自愿加入新冠肺炎抗击一线战斗,自愿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决心。

这件事他没有和任何人商量,连自己的爱人都不知道。他上班后的第四天,就到了春节,本打算不回家过年,可又一想,家有老母亲,妻子和孩子又都不知道自己请缨的事,借回家过节的时机和他们沟通一下。

他让爱人把远在他乡身患多病的老父亲接到家,要陪着两位老人和妻子孩子好好过个团圆年。吃饭时于剑波把请缨战疫情的事说出来,当时就遭到母亲的强烈反对,母亲语重心长地说:“我天天看电视,武汉都封城了,‘战火’虽然还没烧到咱这儿,但已闻到了火药味,新冠肺炎人传染人,感染上可够呛啊,我不同意你干。”小女儿也发了言:“老爸你要是感染上病毒,我们可咋办啊?”大女儿表示支持,爱人迟迟不表态,心里也是不太同意。于剑波瞅了瞅爱人,很果断地说:“咱们是党员,危险工作,咱们不干谁干啊!”除夕的团圆饭成了争论会,最后于剑波用心说服了家里人,大家都支持了他。

母亲最后嘱咐他说:“那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注意保护好自己。”爱人亲切地说:“工作时别忘了穿防护服,别忘了戴口罩。”大女儿摸着爸爸的手说:“走时别忘了带‘武器’,把病魔一定消灭净。”于剑波摸了摸小女儿的头说:“你们都放心吧!我不会感染上病毒的。”

奋战在抗疫第一线

大年初一那天,于剑波把家里事安排妥当,医院,继续奋战在抗疫第一线。当天晚上是他的班,医院除了CT室和值班室有几个值班大夫,大楼里没有几个人。半夜10点多,忽然听到有人敲门,他轻轻地推开门,一下子愣住了,怎么来了一个膀大腰圆黑黝黝的外国女子啊,由一个中国小伙领着。两个人年龄都在40岁左右,那个男人开口便说:“这是我的妻子,是巴基斯坦人,我领她回老家过年,没想到,刚到家就发烧还恶心头晕,请大夫给看看。”于剑波先安排她坐下,拿出体温计先给她测量一下体温,问她发病情况,说话听不懂,她丈夫在旁边给于剑波做翻译,测量结果三十七度多。于剑波问:“你们从哪地方回来的?去过武汉没有?”他丈夫告诉于剑波:“是从大连回来的,没去过武汉。”给她做了相关的检查,结果是感冒引起的发烧。于剑波安慰那位外国人说:“不要怕,这是正常感冒,吃点药就会好的。”给她开了一些药,还嘱咐她:“按时按量吃,很快会好的。”两个人医院。

这个病人刚处理完,又有人敲门,进来一位年轻小伙,一问才知道,他是从武汉回来的大学生,在家已经待了十几天,近两天发现身体不舒服,总咳嗽还有点发烧,实在挺不住了,医院求医治疗。一说从武汉回来的,于剑波吓了一跳,是不是感染上了新冠肺炎啊?于剑波绷紧了神经,小心翼翼地给他做检查,首先问他:“你跟新冠肺炎病人或疑似新冠肺炎感染者接触过没有?”他说:“没有。”让他做血常规、胸部CT以及病毒监测,结果一切都正常,这才松了一口气。这个病人还没处理完,就听走廊里有一个中年男子,领着自己的女儿在走廊里大喊大骂,主要骂挂号室的大夫,原因是他女儿要做CT,把性别给写错了,女写成男了,因性别不对,大夫不给他女儿做CT,因而引得他大发雷霆。于剑波听到后,马上劝说老人,并领着他们父女俩到CT室和大夫一番解释才给他姑娘做了CT。这件事虽然不是自己工作的失误,但也给自己敲了一下警钟,做什么也不能马虎,必须认真。这一夜于剑波共处理大人小孩十几个病人,他都认真细致地做检查,万幸的是没有一人感染上新冠肺炎。

发热门诊室人员少,一共有四名大夫,分工是每两个人一个班,一个值白班,一个值晚班。患者多了就得连轴转,下了夜班接就得上白班,一干就是十几天,有时困了趴在桌子眯一会,赶上患者少了就躺在门诊床上睡一小觉,因常常熬夜,吃什么也不香,饭量也渐渐减少,不到一个月时间,他的体重掉了十几斤,同事们见到他身体越来越消瘦,都劝他注意休息,可他总是乐呵呵地说:“我掉几斤秤,能换来一方平安那是值得的。”

从1月21日开始上班,于剑波已经有两个月没有回家了。人心都是肉长的,哪有不想家的。想家了就和妻子通个视频电话,互相报个平安。有时间就给大女儿发条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jiong.net/zdxfywh/1150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