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发源于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海外确诊病例的增加,近日,欧洲各国都开始加强检疫工作,做好病人的救治以及疫情的防控工作。法国卫生部长布赞1月21日表示,发生在中国的新冠状病毒肺炎传入法国的可能性偏低,但也不排除传入可能。截至法国时间22日19点,中国确诊病例例,死亡17例;海外确诊7例。
法国外交部建议
法国卫生部长布赞表示:“我们的卫生系统准备充分,卫生机构已被告知,应对指导也已发出,病毒传入法国的可能性偏低但不排除,此次疫情的传播中心武汉,与法国有直达航班。”此外,法国出现的一例疑似新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目前已被排除,该患者曾在武汉逗留。
根据法国外交部网站信息,法国外交部建议:
1.避免一切与存活和死亡动物接触,避免前往出售动物的市场,并避免食用未熟的动物产品。
2.避免一切与患有严重呼吸感染的人员近距离接触。
3.定期用肥皂水或酒精基洗涤液洗手。
位于所在地:如果出现呼吸感染症状(发烧、咳嗽、呼吸困难),建议采取预防措施(独居、保持距离等)以防传染他人,快速在当地就医。
返回法国:如出现发烧、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请直接拨打法国15急救电话,请勿直医院急诊科直接就诊。
英国机场展开筛查
据BBC与多家英媒报道,英国卫生部宣布,将对从中国武汉飞来的航班进行监控,这是应对新型冠状病毒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的一部分
据BBC称,英国卫生局已发布相关批文,将对武汉-伦敦希思罗相关直航航班人员在T4航站楼进行检查,将有相关医疗队前来检查。
目前武汉到伦敦希思罗每周有3班直飞航班。BBC表示,英国将对武汉-伦敦的直航“持续筛查”,并在必要时扩大到其他中国出发点。
不过,英国AlderHey医院传染病医学专家CalumSemple教授称,医疗队发现被感染的乘客可能很困难,因为症状出现约需要五天,而且在最初阶段,有人看起来“几乎完全健康”。
英国公共卫生部国家感染服务局副局长尼克菲恩博士说,“如果个人在访问武汉后的14天内出现呼吸道症状,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已返回英国,都应寻求医疗救助。”
德国、意大利做好防范
德国法兰克福机场作为德国最大航空港,其货运公司发言人于1月21日对法新社表示,目前还没有实施进一步措施,机场依循世界卫生组织和本国外交部的旅行及安全建议。这位发言人指出,法兰克福机场拥有良好的应对机制,一旦这种新型肺炎出现继续扩散现象,救护人员将受培训,以能辨认相关症候。
鉴于这一新型冠状病毒在部分亚洲地区扩散,德国著名病毒学家、柏林Charité医院教授德罗斯滕(ChristianDrosten)预期,德国境内亦可能出现相关病例。德罗斯滕周二在接受德国电台采访时指出,医疗界不能不预期,德国也会出现病例,德国的整个卫生系统必须对此做好准备。他表示,医院现在必须考虑如何收治相关病人的问题,其中的一部分人须被隔离或送入重症监护室。
意大利方面,罗马菲乌米奇诺机场已经要求所有与中国航班往来的航空公司对到达旅客进行检查。所有从中国起飞、到达及中转的航班都需根据机上的旅客及机组人员数量,编制“查找旅客卡“(PLC)。意大利卫生部门可在必要情况下根据此卡追踪携带病毒的旅客。
意大利卫生部建议:去武汉旅行需提前至少两周接种流感疫苗,或推迟不必要的行程。
欧时记者手记:“新型肺炎”引发的媒体战
1月21日的巴黎戴高乐机场T2E航站楼和与往日一样,航班起起降降,旅客来来往往,但带着口罩步履匆忙的旅客,带着装备蓄势待发的法国媒体,又让这里看起来不一样。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人们在谈起联系日趋紧密的天南海北时喜欢说“XX无国界”,肉眼无法可见的新冠状病毒,在中法两国之间,构建了一幅清晰可见的“肺炎无国界”画面。
下午15点30分左右,一支三十人上下的中国旅行团出现在T2E航站楼,已经结束旅程的他们几个小时后将返回上海,近三分之一带着口罩的团员是这支旅行团最大的特征。作为欧洲最繁忙的空港之一,戴高乐机场每天迎来送往的亚洲游客难以计数,但在这一天,区分中国、日本、韩国或其他亚洲游客最好的办法,就是口罩。
“你们是飞回国内的吗?”看到我脖子上挂着相机,一名带着口罩的女游客立刻转过了头,他身旁的同样带着口罩的男子在思考几秒后,小声地对我说了一句“是”,我问一对年龄较大的夫妇:“戴口罩是因为国内的肺炎吗?”回答同样为“是”,这个回答虽然简短且同样小声,但丝毫未掩盖语气中的坚定。
当我提出可否进行采访的时候,老人摆着手说“不要了不要了”,眼神中射出清晰的不信任。
一位带着口罩的年轻妈妈蹲在地上整理行李,他的两个孩子也都带着口罩,一个安静地坐在行李推车上,另一个拉下口罩蹲在地上,几分钟后,孩子的父亲从另一个方向走过来,他,也戴着口罩。
自这场“武汉肺炎”疫情伊始,法国媒体便已有报道,最初用的字眼是“神秘病毒”,随着时间的推移,“亚洲病毒”、“呼吸疾病”、“中国病毒”等各种各样的代名词开始出现在新闻中,1月21日,不知是我太过敏感,还是法国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