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4个信号一出现,警惕脂肪肝ldq

廖先生

“以虚养生,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事”

中国已然成为慢病大国、亚健康大国,且健康观念陈旧,庞大的医疗开支是国家又一大经济负担!未来的中国将会更重视未病先治、健康养生的国民健康教育!

近年来,脂肪肝的发病率在不断上涨,并且越来越年轻化,约有10%的患者会发展为肝硬化。而且大部分脂肪肝患者都是肥胖人群!

那么是不是只有胖子才会得脂肪肝呢?

不可否认,肥胖人群确实是脂肪肝的高发人群。约有50%的肥胖症患者合并有脂肪肝(一般人群脂肪肝的发病率约为10%)。

主要原因是,肥胖者血液中含有大量游离脂肪酸,源源不断地运往肝脏,超过了肝脏的代谢能力,便会引起肝脏脂肪堆积,造成肥胖性脂肪肝。

但是,也并不是只有胖人才得脂肪肝,肥胖只是诱发脂肪肝的因素之一。

脂肪肝诱因

嗜酒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病率为58%,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脂肪肝发病率为50%;还有药物性脂肪肝、妊娠性脂肪肝等。

禁食、过分节食或其他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内大量增加,消耗肝内谷胱甘肽(GSH),使肝内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大量增加,损伤肝细胞,导致脂肪肝。

肝脏是机体脂质代谢的中心器官,肝内脂肪主要来源于食物和外周脂肪组织,所以脂肪肝的诱因大致分为这几个方面:

肥胖

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30%~50%的肥胖症合并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变率高达61%~94%。肥胖人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减少或消失。

酒精

长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检,75%~95%有脂肪浸润。还有人观察,每天饮酒超过80~克则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25倍。

快速减肥

禁食、过分节食或其他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内大量增加,消耗肝内谷胱甘肽(GSH),使肝内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大量增加,损伤肝细胞,导致脂肪肝。

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导致蛋白质缺乏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见于摄食不足或消化障碍,不能合成载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积存肝内,形成脂肪肝。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中约50%可发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患者为多。因为成年后患糖尿病者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脂肪肝变既与肥胖程度有关,又与进食脂肪或糖过多有关。

药物

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如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嘌呤霉素、环已胺、吐根碱以及砷、铅、银、汞等。降脂药也可通过干扰脂蛋白的代谢而形成脂肪肝。

妊娠

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时发病,病情严重,预后不佳,母婴死亡率分别达80%与70%。

其他

结核、细菌性肺炎及败血症等感染时也可发生脂肪肝,病毒性肝炎患者若过分限制活动,加上摄入高糖、高热量饮食,肝细胞脂肪易堆积;接受皮质激素治疗后,脂肪肝更容易发生。还有所谓胃肠外高营养性脂肪肝、中毒性脂肪肝、遗传性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等。

出现这四个信号,警惕脂肪肝

脂肪肝一般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两大类。根据脂肪变性在肝脏累及的范围,又可分为轻、中、重三型,通常脂肪含量超过肝脏重量的5%~10%时被视为轻度脂肪肝,超过10%~25%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为重度脂肪肝。

01

消化道症状

轻度脂肪肝若伴有肝功能损害,可伴有恶心欲呕、厌油、上腹饱胀等不适。恶心的症状常常单独出现。

02

疲倦乏力

中度以上脂肪肝可以有倦怠、易疲劳的表现。

03

维生素缺乏症

脂肪肝时由于脂肪堆积合并饮食中维生素缺乏,那么人就易出现多种维生素缺乏症。临床可见周围神经炎、舌炎、口角炎、皮肤淤斑、角化过度等。少数人也可有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鼻衄等。

04

食欲不振

食欲不振是脂肪肝常见的症状之一,如果长时间食欲不振,除了怀疑胃炎以及其他疾病,也应考虑到脂肪肝的可能。

这几个信号,警示脂肪肝变肝硬化

因长期大量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使其血液、氧气供应及自身代谢均会受到影响,造成肝细胞肿胀、炎症浸润及变性坏死。

一旦肝脏有纤维增生,就会成为肝硬化。

01脸消瘦,面黝黑

1/3以上患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患者,其面部、眼眶周围皮肤较病前晦暗黝黑,面容消瘦枯萎,脸颊有小血管扩张,口唇干燥,这就是“肝病面容”。这是由于肝功能减退,导致黑色素生成增多所致。

02乳房胀,睾丸缩

肝硬化时雌激素增加,雄激素减少,男性可见乳房增大、胀痛,睾丸萎缩。对女性来说,肝硬化时性激素紊乱,也会引起月经紊乱、乳房缩小、阴毛稀少等。

03蜘蛛痣

肝硬化患者常在面部、颈、胸、肩、前臂及手背等处出现一些扩张的皮肤小动脉,周围有向四周辐射的树枝样细小分支,形态像一个个小蜘蛛,呈鲜红色,用,这就是蜘蛛痣,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标志,但并不具有特异性,需进一步排查!

04黄疸

患者的巩膜(眼白)或皮肤发黄,医学术语称为黄疸。肝硬化患者半数以上可出现这种体征,一般程度较轻。

这是由于肝硬化时胆汁不能正常排出,血中胆红素增多所致。若黄疸骤然升高或重新出现,均提示肝细胞有破坏,应引起重视。

日常如何养肝?注意这几点

肝脏功能受损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适量的多吃些木瓜,因为它具有很好的养肝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有效增强肝脏的抗病能力。木瓜之所以对肝脏有益,是由于在肝脏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以及多种氨基酸等成分,这些营养物质不仅能够满足机体所需,同时还能有效的增加肝细胞的抵抗力从而稳定肝细胞膜。

酸味具有补肝敛肝的功效,在所有酸味食物中乌梅最具有养肝补肝的功效,我国中医指出乌梅具有很好的“和肝气,养肝血”等功效。

红枣是一种富含营养的食物,而且它还有很不错的美容功效。红枣是家常养肝佳品,具有补脾益气、养血安神、生津液、解药毒、缓和药性的功效。红枣中含有某类特殊化合物成分刚好可抑制肝炎病毒的活性,能保护肝脏,增强人体免疫力。

多喝水可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多喝水还有利于消化吸收和排除废物,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喝水的时候,加点下面这几种护肝茶,一起泡水喝,护肝排毒效果更佳!

蒲公英归肝、胃经,擅长排肝毒,修复损伤的肝细胞,对饮酒后的肝损伤修复效果很好。蒲公英可拮抗内毒素所致的肝细胞溶酶体和线粒体的损伤,解除抗菌素作用后所释放的内毒素导致的毒性作用,故可保肝,且能增强肝脏再生能力。

经实验研究证明:五味子及其种仁提取物对CCl4所致动物肝脏损伤引起谷-丙转氨酶升高可明显降低;五味子多种成分显着,有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

玉兰根提取物的保肝作用是由于其加速磷脂合成的胆碱存在,因而可加速细胞修复速度,对肝脏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玉兰根提取物中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对化学性或酒精性肝损伤均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本草记载菊花“性甘、味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现代药理表明,菊花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是维护眼睛健康的重要物质。菊花茶能让人头脑清醒、双目明亮,特别对肝火旺、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有较好的疗效。

科学进补

肝脏需要脂肪,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每日摄入不宜超过30克,比如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α-亚麻酸,能够抗炎、护肝,保护肝脏细胞,增强人体排毒和脂肪代谢能力,能够降低血脂,对预防脂肪肝或者预防肝硬化具有很好的效果。

少吃高糖类食物,如巧克力、奶糖、饼干糕点、面粉制品等。

每日饭量(或面食)控制在克左右。

多吃维生素和蔬菜、水果,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有助于促进肝内脂肪的代谢。

多吃些含有叶绿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有利无弊。

可以吃些鱼、瘦肉、禽蛋、豆制品等含有动物性和植物性蛋白质的食品。

穴位养肝

太冲穴位于足背一二趾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处,它是肝经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经的火穴,能够把肝气肝火消散掉。所以通过按揉“太冲穴”,可以把人体郁结的气最大限度地冲出去。用拇指按揉3~5分钟,感受轻微酸胀即可。不要用太大的力气,两只脚替换按压。

是肝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肝经的起始处,对于调理肝经气血有重要作用。

经常按揉大敦穴,能够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按摩时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脚的大敦穴,左旋按压1分钟,再右旋按压1分钟,然后用右手拇指按压左脚的大敦穴,手法相同。

少喝酒、少熬夜

经常接触酒精的人体质会比正常人要差的多,因为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会对肝细胞产生很大的毒素,乙醇相对乙醛毒性就没那么大,而长期喝酒就会产生较多的乙醛,就会使肝细胞发生反复的脂肪变性、坏死、导致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的出现。

晚上11-3点是胆、肝排毒时间,熬夜会加重脏器“加班工作”,长时间会导致肝胆功能异常!

更多健康困惑可







































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好吗
白癜风医学基金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jiong.net/zdxfyyf/2798.html


当前时间: